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顺铂(cisplatin,DDP)是化疗联合用药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肾毒性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该文从细胞毒作用、氧化应激、炎症以及凋亡信号通路等方面对DDP诱导肾毒性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转运体和miRNA与DDP肾毒性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近年来中药预防和治疗DDP肾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DP肾毒性的预防和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高纯度穿山龙总皂苷(TSDN)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抗2型糖尿病(T2DM)的生物学活性及分子机制。 【方法】 (1)采用D101树脂富集TSDN,UV测定粗提物中TSDN含量,HPLC进行主成分定量分析。(2)在TSDN抗T2DM研究中,采用高脂饮食合并STZ(30 mg/kg)诱导T2DM大鼠,选取空腹血糖高于1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给药组(200、100和50 mg/kg TSDN)和阳性对照组(10 mg/kg,格列本脲),同时设空白组和单纯给药组(TSDN 200 mg/kg),灌胃给药12周。测定大鼠体重、饮水(饮食)量和尿量来评价TSDN对T2DM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等评价对T2DM大鼠血糖的影响;测定血脂水平评价对T2DM大鼠血脂的影响;测定自由基水平来考察TSDN的抗氧化能力;测定骨密度、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评价对T2DM引起骨和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采用ELISA法、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进行分子机制的研究。 【结果】 (1)在TSDN制备中,采用D101大孔树脂用4BV 30%乙醇除杂,12BV 70%乙醇洗脱,产物得率为3.71%,TSDN含量为(87.32±5.7)%,其中原薯蓣皂苷、甲基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的含量分别为(12.3±3.4)%、(23.1±1.9)%和(41.2±2.5)%。(2)在TSDN抗T2DM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TSDN均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饮食(饮水)量;增加大鼠体重、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TSDN可以增加肝糖原储存,减轻肝损伤;同时,能显著清除过量的自由基,并对T2DM引起的骨和肾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结果表明TSDN可降低GSK-3β酶活力,下调TNF-α、IL-6等表达,降低MAPKs 磷酸化水平,上调IRS-1、GLUT-4等表达,并升高GK酶活力。 【结论】 建立的TSDN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产物纯度高。TSDN具有较好的抗T2DM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调节糖异生和糖酵解关键酶的表达、改善脂质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来实现的,本实验为TSDN抗T2DM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该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萃取后进行硅胶柱和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bolusanthol B (1),(2S)-5,7,2′,6′-四羟基-6,8-二异戊烯基-二氢黄酮(2),orotinin (3),(2S)-5,7,2′,6′-四羟基-6-lavandulyl-二氢黄酮(4),3′-异戊烯基-芹黄素(5),木犀草素(6),槲皮素(7)和洋芹素(8)。结论化合物2,4为新化合物,1,3,5为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6,7,8为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
随着当今生物质谱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质谱已经成为分析,鉴定蛋白质、多肽、细胞因子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手段。笔者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MALDI-MS),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飞行时间质谱(TOF-MS)和离子阱质谱(Ion trap-MS)等生物质谱的功能和应用以及现代生物质谱与液相(LC)、毛细管电泳(CE)和二维液相色谱(2D-LC)等联用技术的最新应用与进展作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左金丸、黄连和吴茱萸对小鼠获得性多药耐药S180腹水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细胞P—gP的表达和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TM)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醛缩酶(AL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方法:PFC方案建立S180多药耐药细胞模型,将耐药后S180细胞悬液以每只小鼠0.2ml接种于腹腔,黄连、吴茱萸及左金丸灌胃给药7d,观察小鼠体重、脾指数、肝指数、生命延长率(ILS),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P—gp)的表达率,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活力。结果:左金丸给药组对小鼠S180多药耐药细胞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肝指数,提高脾指数,提高生命延长率(ILS)(60.26%)的作用明高于黄连(21.85%)和吴茱萸单独给药(20.53%)(P〈0.01)。同时,左金丸给药组能有效逆转$180肿瘤细胞中P—gp的表达(2.69%)至接近S180细胞对照组水平(1.65%),显著低于模型组(16.07%),也强于黄连(5.69%)及吴茱萸(9.15%)单独给药时的逆转效果。并且左金丸可有效降低血清中ALD(75.944-12.47U·L^-1)和LDH(1632.924-494.48u·L^-1)的活力,提高血清中ACP(103.284-10.36U·100ml^-1)和AKP(34.564-4.91U·100ml^-1)的活力,与黄连、吴茱萸给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黄连和吴茱萸合用能产生明显的配伍协同抗肿瘤作用,对P—gp的表达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可能是其抗肿瘤和逆转多药耐药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26.
天然产物薯蓣皂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蓣皂苷是一种典型的天然皂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薯蓣科、百合科、石竹科和蔷薇科等药用植物中,尤其是在薯蓣科植物中含量丰富,如穿龙薯蓣、盾叶薯蓣和黄山药等。中医学认为,薯蓣皂苷具有祛痰、舒筋活血、消食利水等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薯蓣皂苷的研究也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提取分离技术、新的生物活性及相关应用不断被发现。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薯蓣皂苷还具有脱敏、抗炎、降脂、抗肿瘤、保肝、抗病毒等作用。薯蓣皂苷口服后经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薯蓣皂苷元是发挥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而且它还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因此,对薯蓣皂苷的研究极具价值,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提取技术、分离制备、化学合成、药物代谢、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薯蓣皂苷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7.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的最近研究进展;方法: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总结了UGT的功能、诱导、底物及其基因研究等内容;结果:UGT是一种最重要的Ⅱ相代谢酶,对它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且可从分子水平上去解释它的作用机理;结论:人们对UGT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8.
蛋白质在食品、医药及生物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因此高效和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分离分析成为现代药物分析、分析化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现代色谱技术、色谱光谱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集成化技术在蛋白分离和分析中最新应用及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9.
基于糖代谢酶调节作用的中药抗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柳  汤新强  彭金咏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3):3519-3525
糖尿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糖代谢异常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相关糖代谢酶如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参与并调控了糖代谢过程,因此调节糖代谢酶活性对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中药因其高效低毒作用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多种中药提取物和成分被证实为糖代谢酶的调节剂,与抗糖尿病西药相比,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该文就糖代谢酶调节的中药抗糖尿病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左金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对S180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肌酸激酶(CK)、醛缩酶(AL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并与其配伍方药黄连和吴茱萸进行比较。方法:建立S180实体瘤模型,昆明种小鼠右腋下接种0.2 mL S180细胞悬液(5×106个/mL细胞)后,随机分成5组,24 h后分别给予左金丸(850.8 mg·kg-1)、黄连(729.2 mg·kg-1)和吴茱萸(121.6 mg·kg-1)提取物10 d,观察小鼠体重、脾指数,计算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ILS),并检测不同组给药小鼠血清中ACP,AKP,CK,ALD和LDH的活力。结果:左金丸对移植性S180肿瘤的抑瘤率为50.54%,对小鼠的ILS为64.91%。同时左金丸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ACP(126.72±11.16) U·100 mL-1和AKP(67.27±13.49) U·100 mL-1的活力,且显著降低小鼠血清CK(20.65±4.28) U·mL-1,ALD(319.13±53.87) U·L-1和LDH(1029.04±468.56) U·L-1的活力,与黄连和吴茱萸单独给药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左金丸方中黄连和吴茱萸能产生明显的配伍协同抗肿瘤作用,对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