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回顾性研究2000年-2015年医院所有封存病历182份。其中,经司法和医学会鉴定判决或协商解决纠纷病历占32.42%,存在医疗过错纠纷封存病历占64.41%,医院全责占18.42%,以外科、手术病历居多。指出了封存病历的发生年份、涉及科室、纠纷性质、诉讼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缺陷,探讨封存病历与法律法规、医疗过错、治疗科室、病案管理以及病历质量的关系,认为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封存病历有显著影响,封存病历复印件有利于后续病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3.
彭城  王晓伟  刘川  刘智  何红英 《北京医学》2015,37(11):1060-1063
目的 分析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老年人和青壮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1-2013年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33例)和青壮年组(27例),分别对其术后功能、影像学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尺骨高度差、桡骨茎突高度均得到明显恢复,术后6个月老年组桡尺骨高度差与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2.8)mm vs.(1.2±2.3)mm,P<0.05].两组患者术后Dienest腕关节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功能与青壮年无明显差异,桡骨高度虽然可以恢复正常范围,但是较青壮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床边测定脑钠素(BNP)水平评估非ST段抬高(NSTE Non-ST elevation)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6名NSTE ACS患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名,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39名)和23名作为对照组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床边定量心脏标志物检测仪快速测定血浆BNP水平,通过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判断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分析B NP和gensini积分的关系,并比较83名经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ACS患者术前和术后的BNP变化.结果 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和NSTEMI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升高(72.8±52.3 VS.19.5±14.9,p<0.05;197.4±1 54.5 VS.19.5±14.9,P<0.01),NSTEACS患者的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密切相关(r=0.772,p<0.05),83名行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ACS患者术后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40.3±37.8 VS.207.5±1 85.6,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评价NSTE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实用价值。方法:对确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6例(83个椎体)采用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并测量椎体高度以及Cobbg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后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01,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影响及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住院已行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7例,分为辛伐他汀40mg组、辛伐他汀20mg组和对照组,正常组为20名健康成人;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用药4周后,辛伐他汀40mg组及辛伐他汀20mg组的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1).而辛伐他汀40mg组较辛伐他汀20mg组更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减轻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高剂量辛伐他汀抗炎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评价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与磁共振心肌灌注延迟增强(DE-MRI)检测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27例,男性16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2.5岁。所有患者行RT-MCE、DE-MRI、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患者的RT-MCE图像分析采用目测半定量法,判定存活心肌;对心肌灌注延迟增强情况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对心肌存活情况进行判定。术后1、3、6月时复查心脏超声,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改善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结果 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是70.9%、85.7%、76.3%;DE-MRI法检测存活心肌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是72.7%、76.2%、74.0%,RT-MCE目测半定量法检测存活心肌较DE-MRI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76.2%vs.85.7%,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良好。结论 RT-MCE目测半定量法与DE-MRI法检测存活心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RT-MCE目测半定量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0.
椎体终板形态与椎间盘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椎体终板是椎间盘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表明 ,椎体终板对维持椎间盘营养和保护椎间盘形态起到重要作用 ,保持椎体终板有效的抗压作用是可以减少椎间盘退变的力学因素 ;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 ,终板途径做为椎间盘营养的主要途径 ,其营养椎间盘的血管通路的多少及范围也直接影响到椎间盘营养供应。1 椎间盘与椎体终板的解剖椎间盘是由椎体终板、纤维环及髓核三部分组成的 ,椎间盘在出生时包含许多微血管 ,成人时则变为人体最大无血管结构 ,然而仍保持活跃的代谢 ,是椎体海绵质主要渗透及弥散部位。椎体终板位于椎体的上、下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