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34篇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目的:调查慢性荨麻疹病人焦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37例慢性荨麻疹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焦虑情况进行评估,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7例病人中焦虑病人(SAS评分≥60分)46例,占33.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病程、有无血管性水肿、有无家族患病史是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女性(OR=2.734)、未婚(OR=2.173)、血管性水肿(OR=2.436)、家族患病史(OR=3.333)、病程≤1年(OR=2.595)、年龄≥60岁(OR=3.904)是造成病人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病人发生焦虑的影响因素较多,对女性、未婚、血管性水肿、有家族患病史、病程≤1年、年龄≥60岁的病人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积极干预手段,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2.
目的 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T1DM)小鼠早期胰腺巨噬细胞的时空改变.方法 36~42日龄C57BL/6J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小剂量[50mg/(kg·d)]STZ构建T1DM模型,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血糖改变,HE染色观察胰岛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胰岛素分泌情况.分别于STZ给药后第1、3、5、7天取小鼠胰腺,免疫荧光法检测胰岛巨噬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胰腺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2(NOS2)的表达.结果 STZ诱导T1DM小鼠出现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增长减缓、血糖明显升高的症状;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T1DM组胰岛组织损伤严重,胰岛面积显著减小;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1DM组较对照组胰岛素阳性细胞和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胰岛结构不完整,提示模型建立成功.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改变,结果表明,STZ给药后即开始出现巨噬细胞浸润增加,至第3天后明显增多,第5天达高峰,第7天出现下降趋势;相应胰岛的破坏出现在血糖增高或临床症状出现之前;RT-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IL-1β、TNF-α、NOS2的表达逐渐升高,至第5天达高峰后下降.结论 STZ诱导T1DM小鼠模型早期即出现胰腺M1型巨噬细胞增多,其改变与胰腺炎症的发生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3.
目的探讨急诊科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方案。方法给予患者有效的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措施,分析抢救治疗效果。结果 82例脑出血患者中显效患者37例,占患者总人数的45.12%,有效患者41例,比例为50.00%,抢救无效患者4例,比例为4.88%,其中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结论脑出血患者病情危急,通过对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4.
本文通过观察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贝飞达胶囊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门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及贝飞达胶囊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是一种简便、安全、易行、家长及小儿易接受的、值得我们基层医院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BNP水平变化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255例,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分为室内传导阻滞组57例,非室内传导阻滞组198例。住院24 h内测定BNP水平,两周测定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NYHA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室内传导阻滞组比较,室内传导阻滞组BNP水平升高,LVEDD增大,LVEF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内传导阻滞BNP过度分泌参与了左室重构,并影响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6.
为探讨刈割期与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本试验分别对乳熟期(77.19%)和蜡熟期(58.89%)的青贮玉米设不添加,添加乳酸菌+葡萄糖、纤维酶荆和饲料益菌素(suk B)进行青贮。在贮藏后的第65 d开封,分析各处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感官评分,进一步改善青贮品质。但蜡熟期全株玉米青贮粗灰分含量达6.37%,显著高于乳熟期原料青贮的粗灰分含量(P0.05),因而,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全株玉米宜在乳熟期刈割制作青贮。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看服到口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圈名为"成管圈"的活动小组,选定主题、进行要因分析及真因验证、研究对策、优化工作流程等,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看服到口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后,口服药看服到口率高于活动前(P0.01),全体圈员品管圈手法运用、沟通技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成长。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看服到口率,帮助护理管理者理顺工作流程,提高住院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8.
张金霞 《光明中医》1998,13(1):25-27
中西医结合救治肺系疾病合并心衰的临床体会张金霞湖北十堰市铁十一局三处医院(442000)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心衰肺系疾病合并的心衰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心衰阶...  相似文献   
189.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足月顺产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78例足月顺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各3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康复组接受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康复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2.8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4.87%高于常规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产后康复护理干预进行足月顺产产妇的产后护理,不仅减少产妇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促进康复效果,对产妇产后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0.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4例,介入治疗术前经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入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采用相应辅助技术,选用合适的弹簧圈,逐步将瘤腔满意填塞.结果 24例患者共计24个瘤体,使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技术栓塞8个,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技术16个,其中100%栓塞21例,95%栓塞2例,死亡1例.23例患者电话随访1个月后恢复良好,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和微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