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腹膜透析( PD)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老年P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接受PD治疗的112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另随机选取同时期70例老年长期PD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PD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为感染、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组患者舒张压、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HD)转PD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为导致老年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强调感染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注意HD转PD老年患者的治疗,提高透析质量,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血透中心73例首次发生自体AVF失功的患者为内瘘失功组,选取同期自体AVF功能良好的1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内瘘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及生化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内瘘失功组和通畅组在年龄、糖尿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小板、三酰甘油、血清铁、C反应蛋白(CRP)、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有糖尿病(OR=1.551),血清白蛋白(OR=1.061)、三酰甘油(OR=1.275)、血磷(OR=1.580)水平是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内瘘失功组的生存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内瘘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非糖尿病患者为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分别进行内瘘失功组和通畅组的组内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在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血磷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血磷水平是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内瘘使用时间明显短于非糖尿病患者,其影响因素与血清白蛋白、三酰甘油、血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模型db/db小鼠骨骼肌蛋白质代谢及肌萎缩蛋白Fbox-1(Atrog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db/db小鼠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型为对照组.予小檗碱(5 mg·kg-1·d-1)腹腔注射3周,观察体重和食量;3周末处死,分离胫骨前肌和腓肠肌.胫骨前肌冰冻切片行层黏连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并计算肌纤维面积分布图;同位素[14C]-苯丙氨酸掺入法检测肌肉蛋白合成,[3H]-酪氨酸释放率分析检测肌肉分解代谢;Northern印迹检测腓肠肌Atrogin-1和肌环指蛋白1(MurF-1)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翻译水平.结果 小檗碱能明显降低db/db小鼠血糖水平[(18.55---3.79对26.32±4.02)mmol/L,P<0.01],降低脂肪重量[(2.75±0.30对3.77±0.52)g,P<0.05],使胫骨前肌的肌重/胫骨长度比值及肌纤维横截面积下降,肌纤维面积分布图明显左移;小檗碱使野生型j、鼠和db/db小鼠的蛋白质合成率下降18% ~ 22%;蛋白质分解率升高24%~ 26%,使肌肉特异性的Atrogin-1、MurF-1转录和翻译水平增高,同时使真核转录因子3调节亚基(eIF3-f)蛋白水平降低.结论 小檗碱具有降糖降脂作用,但可引起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下降,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剧糖尿病的骨骼肌消耗,其机制与上调Atrogin-1和MurF-1表达,同时下调elF3-f有关.  相似文献   
74.
前臂骨密度测定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着肾性骨营养不良(ROD),本文通过对33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前臂骨密度测定,并参照 X 线摄片及有关的血液生化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本组尿毒症患者中有84.8%的病例所测得的前臂骨密度值低于同年龄、性别组正常值的二个标准差以下,而 X 线骨骼摄片检查阳性率为31%。在 X 线骨片显示有骨质疏松、皮质变薄等明显变化者8例的前臂骨密度值明显低于18例 X 线摄片检查阴性组,P<0.05,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骨密度测定检查对诊断 ROD 是一种非损伤而又相对敏感的早期诊断方法。经统计学处理,尿毒症患者的前臂骨密度与血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有相关关系,r 分别为+0.430、-0.467,P均<0.05。  相似文献   
75.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0例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患者进行了89例次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检查。结果表明:移植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移植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接近正常,但仍轻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较稳定期明显升高,P<0.001,且其上升时间早于血肌酐上升2~7天。而发生环孢素A肾中毒或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血清SIL-2R水平则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SIL-2R的测定可作为移植肾排斥反应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非创伤性指标。  相似文献   
76.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出现的大量腹水历来以难治性著称,肾移植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1-4],近年来国内外也有改用腹膜透析取得成功的报道[5-7].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腹膜透析成功地救治了8例血液透析后并发的大量顽固性腹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本文动态观察了4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周内补体成分C3和C4的血清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C3和C4术前平均浓度分别为0.76±0.21和1.21±0.05g/L,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08±0.27和0.42±0.10g/L,P<0.001,(2)肾功能稳定组C3和C4水平在术后第3天降至最低值,此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逐渐升高.(3)排斥组C3和C4水平术后第3天下降不明显,术后第7~28天均持续在低水平,术后第35天才开始回升,(4)C3和C4的动态变化可预示抗排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肾性贫血现行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即:雄激素加输血疗法(1)和EPO治疗法(Ⅱ)进行疗效和成本的分析与比较。共收集有效病例118例(男80女38,年龄45.4±13.8岁),其中I组(研究组)57例(男39女18,年龄45.7±13.6岁),Ⅱ组(对照组)61例(男41女20.年龄45.1±14.1岁)。以血红色素值Hb值为疗效观察指标;以成本效果比(CE)之一的单位效果成本比为经济学评价指标。另外,采用Karnofsky指数进行生活质量评价。通过一个治疗年的研究发现,I组:缓解率57.9%,改善率36.8%,总显效率94.7%;年总成本89023.72±5518.49元;CE:1839.33;肝功异常发病率15.8%。Ⅱ组:缓解率19.7%,改善率47.5%,总显效率67.2%;年总成本73503.26±3882.88元;CE:2742.66;肝功异常发病率39.3%。两组年总成本相差不多,但疗效相差显著(p<0.01),Ⅱ组的肝功异常显著高于Ⅰ组(p<0.01)。另外,采用Karnofsky记录方法进行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治疗前后,Ⅰ组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1组明显优于Ⅱ组,Ⅰ组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Ⅰ组的单位效果成本比明显低于Ⅱ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提示:EPO  相似文献   
79.
怡泼津治疗肾性贫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钧  张金元 《中国药房》1997,8(2):75-77
  相似文献   
80.
目的报道铋剂中毒引起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程变化、肾脏病理和治疗经验。方法个案报道结合文献综述,并检测血清、腹透液和尿铋浓度变化及其注射螯合剂的影响。结果 一小儿服>2.4g次枸橼酸铋胶囊后,次日出现大量蛋白尿,随后无尿,经腹膜透析和2次间断血透,第12天尿量缓慢增加,肾功能逐渐恢复。肾脏病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腹透液和尿铋浓度相似,注射二巯基丙磺酸钠后透析液和尿中铋浓度较用药前增加,分别为8.3mg/L和13.1mg/L和7.3mg/L和12.5mg/L。结论铋中毒引起的小儿ARF一般预后良好,腹膜透析可清除铋,同时注射螯合剂可加速铋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