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1.
[目的]对如何更好地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进行理论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治病救人,一方面要提高师资力量、丰富课程体系、健全考核机制、优化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要提高其临床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学专业素养。[结果]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提升实践能力两方面着手来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理论]只有通过以上诸法,才能构建适合研究生发展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而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艾灸对大鼠创伤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将每组分为1天、3天、7天共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治疗组进行艾灸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以HE染色法检测1天、3天、7天3个时间点修复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天、3天、7天等3个时间点修复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创面愈合指数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大鼠皮肤创面成纤维细胞数,7天治疗组皮肤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3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创面KGF表达情况,3天模型组KGF表达呈弱阳性,治疗组表达呈阳性;7天模型组KGF表达呈阳性,治疗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艾灸能促进大鼠皮肤创伤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和KGF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三阴交是针刺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之一,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针灸配伍方面,且效果显著。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发挥疗效的机理尚未完全明确,这方面的探讨依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传统医学认为主要与肝、脾、肾关系紧密,而现代医学认为,刺激三阴交可以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流变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妇科病症。  相似文献   
14.
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包括逻辑、语言、记忆、执行、注意等功能中一项或多项受损,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头针治疗PSCI效果确切,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将近年来基于静息态fMRI、DTI及MRS对头针治疗PSCI中枢效应的文献予以综述,发现头针可通过调整PSCI患者认知相关脑区自发神经元活动强度、功能连接状态、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和脑内代谢物质浓度,进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针刺补泻法是根据《灵枢·经脉》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法。它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针刺常用的补泻手法包括呼吸补泻、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法等。但古今对各种补泻手法及其操作的认识不一,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就针刺补泻及其操作方法进行探讨,以阐明古今针刺补泻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傍刺法对大鼠皮肤压疮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肤植入铁片外压磁铁法制造大鼠皮肤压疮模型,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电针组3组,每组25只.观察各组大鼠在接受治疗1天、3天、7天、14天、21天后5个时间点的血浆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电针组、针刺组大鼠血浆SOD活性都有所提高,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电针组变化最大,其中3天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电针傍刺可明显提高压疮大鼠血浆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改善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抑制体内氧自由基的破坏,可能是电针治疗大鼠皮肤压疮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仇立波  孙忠人  张秦宏  任雪 《河南中医》2012,32(11):1557-1559
目的:评价近20年来中药治疗压疮的研究进展状况.方法:采用评价随机对照实验质量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文献进行评估,通过Jadad评分表对此作出评价,并运用统计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3篇(共1 789例),通过分析得出中药治疗压疮疗效较为理想,治疗组优于西医对照组.结论:建议临床医生在压疮的治疗中采用中药或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脑功能成像是目前新兴的一种影像诊断技术,包括PET、SPECT、f MRI、ERP、光学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它能够在无创状态下实时地反映出整个针刺过程中脑功能的变化。对近年来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行总结,就机体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针刺效应,进一步探讨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于五体痿的针刺治疗,《素问·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的治疗原则及具体取穴、操作方法,说明针刺治疗五体痿,除了取阳明外,还应通过辩证论治,取五体相应的五脏经脉的输穴和荥穴,针刺输穴时用补法,荥穴时用泻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丛刺长留针组(A组)、夹脊电针组(B组)、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组(C组),每组20例。3组治疗1星期、2星期、4星期、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测定和简化麦克吉尔疼痛问卷对比疗效。结果3组自身对照,疼痛减轻效果明显(P〈0.01,P〈0.05),组间对照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肯定,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治疗优于夹脊电针和头针丛刺长留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