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柴桂解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柴桂解表颗粒中的桂枝、黄芩、麻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该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该制剂中的桂枝、黄芩、麻黄、甘草。芍药苷在0.063-1.2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30%,RSD为1.84%,(n=6)。结论薄层色谱法斑点显色清晰,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柴桂解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2.
2005~2006年住院药房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统计并计算住院药房2005~2006年两年里抗生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剂量、用药天数、用药频率、日均费用、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首位,仍为抗感染药物首选.被统计的20种药物中15种药物利用指数小于1,比例为75%.结论 住院药房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33.
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方法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阐述茶多酚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茶多酚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进行综述。结果 概述了溶剂法、沉淀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提取方法及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含量测定方法。结论 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方法较多,随着茶多酚应用的开发,其分析方法得以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对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A549细胞后,以达菲为药物对照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KEGG pat hway分析涉及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凋亡信号通路中基因转录的变化;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6(Fas)、Fas配体(Fas L)及天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3、-8、-9(Caspase-3、-8、-9)m RNA表达的变化;West er n bl ot t i 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蛋白的变化。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1N1感染组差异表达基因Casp3、Casp8、Casp9、Fas、Fasl明显上调,奥司他韦组、疏风宣肺组和解表清里组对差异表达基因Casp8、Casp7、Fas、Fasl明显下调;q 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1N1感染组Caspase-3、-8、-9、Fas、Fas L的m 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H1N1感染组比较,疏风宣肺组Caspase-3、-8、-9、Fas、Fas L的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解表清里组Caspas e-3、-9、Fas、Fas L的m 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疏风宣肺组治疗效果优于解表清里组。Wes t er n bl ot t i ng结果显示,H1N1感染组Fas、Fas L蛋白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H1N1感染组比较,2种方药的Fas、Fas L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q 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疏风宣肺方与解表清里方均可调控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后的Caspase-3、-8、-9、Fas、Fas L表达,可对抗流感病毒感染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5.
复方苦芩软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沂  王强  蔡清宇  任婷麟  于春令  郝特  吴迪 《中国药房》2010,(19):1781-1783
目的:对复方苦芩软膏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芦荟苷、黄芩苷、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及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延胡索乙素的线性范围为0.131~3.27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0%,RSD=0.77%(n=6);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5035~2.01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7%,RSD=1.42%(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苦芩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探讨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痛反应实验和小鼠醋酸扭体反应试验研究复方苦芩软膏的镇痛作用。结果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评价其抗炎作用结果,实验组均显示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分别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苦芩软膏可显著提高热板法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值,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实验中,复方苦芩软膏可减少由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扭体次数,与阴性对照组及实验药物基质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苦芩软膏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7.
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玄参、北豆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制剂的有效成分蒙花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高。蒙花苷进样量在4.64~69.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RSD=0.79%(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浓缩型咽炎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8.
药物监测对药物中毒的及时诊断和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 ,TDM) ,是通过测定患者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 ,考察药物的疗效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本文报道了应用治疗药物监测诊断药物中毒并及时处置的 3个病例。1 病例资料【例 1】 男 ,3 5岁。有癫病史 10余年 ,为失神小发作。入院前已连续 6年服用苯妥英钠 ,每日 2次 ,每次 0 15g ,此次入院后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 ,病人突发抽搐 ,昏迷 ,呕吐。给予对症处理 ,病人苏醒后感到头痛 ,头晕 ,困倦 ,表现共济失调。立即取血测苯妥英钠血药浓度 ,结果为 64 …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两种给药方案中左氧氟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药动学特性。方法患者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200m g,一天二次(组1)或400m g,一天一次(组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左氧氟沙星浓度;B ayes ian反馈法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根据药-时数据得到组1和组2中左氧氟沙星峰浓度(Cm ax)分别为(2.80±0.29)和(5.27±0.68)m g/L;AUC0~24分别为(30.17±4.06)和(37.81±7.50)(m g.h)/L;消除半衰期t1/2β为(7.10±0.36)和(7.37±0.21)h;表观分布容积(V d)为(96.75±16.82)和(101.20±26.01)L;中央室分布容积(V c)为(66.45±6.76)和(64.63±7.41)L;血清清除率(C l)为(148.47±41.43)和(142.04±25.40)m l/h。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两组间的Cm ax和AUC0~24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1),t1/2β、V d、V c和C l无差异(P>0.05)。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两种给药方案中LVLX对于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变形菌、β-溶血链球菌、不动杆菌、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厌氧菌的AUC0~24/M IC90值均大于30;对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菌的AUC0~24/M IC90值大于240。结论组2的Cm ax和AUC0~24/M IC90值均明显高于组1,且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组2的给药方案更方便。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