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建立牙周袋龈下菌斑中古细菌分布的基线信息,探讨其分布与牙周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运用古细菌通用引物扩增菌斑标本,PCR产物连接TA载体,挑选多个克隆测序。其结果使用数据库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随机采集牙周病患者龈下菌斑标本,按照牙周袋深度分组(A、B、C、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菌斑中古细菌的检出率。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扩增产物为古细菌。临床标本中牙周袋较深组(C组和D组)的古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浅牙周袋组(A组和B组)。结论古细菌的检出率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提示古细菌可能参与牙周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用唾液取代龈下菌斑采集牙周致病菌样本的可能性。方法选择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各36例,应用16SrRNAPCR技术分别检测患者龈下菌斑和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福赛斯坦纳菌(T.f)。以21名牙周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A.a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1.67%和50%,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g在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50%,在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91.67%,与对照组的30%和51.74%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T.f在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和健康对照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分别91.67%、91.67%和85.71%;在唾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5%、66.67%和71.43%;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是龈下菌斑样本的集合,可以取代龈下菌斑用于采集细菌样本检测牙周病原菌。  相似文献   
83.
目的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不同龋敏感儿童牙菌斑内口腔链球菌菌群及其菌种组成的多样性。方法牙菌斑组织取自45例学龄前儿童,根据乳牙龋失补牙面(dmfs)指数分为无龋(dmfs=0)、中龋(dmfs=4~6)和高龋(dmfs>8)(n=15)。分别提取细菌总DNA,进行链球菌属rnp B特征序列的PCR扩增及DGGE分析,克隆、测序并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无龋儿童菌斑中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基因型分布均显著高于中龋和高龋儿童(P<0.05);变异链球菌群是高龋组中的优势菌群。结论PCR-DGGE技术结合rnp B基因克隆文库分析可较灵敏、直观地反映牙菌斑中链球菌属各菌群及其菌种的组成情况。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及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培养的肿瘤细胞,应用MTT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随之下降,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效应关系,在芦荟大黄素浓度为10mg/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可以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和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产生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广州地区1477名中老年人体脂分布和高脂血症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热带地区中老年人体脂分布与高脂血症及与相关指标的联系,对1477名40岁以上广州城市居民进行体格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和胰岛素含量。结果表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庙,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比例在50~54岁组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总胆固醇浓度的高峰值在50岁~和55岁~组。随增龄,体重和身高有下降趋势,但体质指数(BMI)≥25者所占比例随年龄而增加。高甘油三酯组人群的血压、体重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了解顺德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2019年3—7月来自4所不同幼儿园的3~6岁在园儿童.分别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和家庭自制社会学问卷,收集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信息,组织家长现场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参与调查的儿童共有2164名,平均年龄为(4.9±1.02)岁,其中心理与行为问题异常率28.61%,男性占17.91%,女性占40.96%.经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发现,孩子性别为男性是行为问题发生的保护性因素,母亲孕期年龄(20~40岁)和家庭管教方式(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混合型)为危险性因素.结论 幼儿园在园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在园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7.
目的:深入探讨多层螺旋 CT 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作用于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 A、B、C 三组,每组各20例;A 组使用 MSCT、B 组使用 MRI,C 组为联合组。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在隐匿性骨折、移位骨折碎片、关节脱位和骨折的检出率上比较,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在腕关节损伤的诊断中,将多层螺旋 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运用,能够提升诊断准确性,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8.
鸡冠花对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鸡冠花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随机将小鼠分为 A(正常对照组 )、B(衰老对照组 )、C(鸡冠花高剂量组 ) D(鸡冠花低剂量组 )四组。每组 1 4只 ,雌雄各半 ,除 A组外 ,其余三组每天注射 0 .1 g/ kg D-半乳糖 ,建立衰老动物模型 ,C、D两组同时施加不同剂量鸡冠花 ,连续 8w,测定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 GSH- Px)活性 ,总抗氧化能力 ( T- AOC) ,丙二醛 ( MDA)和肝脏脂褐质 ( L F )含量。结果 衰老对照组 SOD、GSH- Px活性和 T- AO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 P<0 .0 5) ,MDA和 L F含量增加 ( P<0 .0 5) ,呈现衰老状态。鸡冠花两组 SOD、GSH- Px活性和 T- AOC较衰老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5) ,MDA和 L F含量减少 ( P<0 .0 5)。结论 鸡冠花具有拮抗 D-半乳糖致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cells,HPDLCs)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下表达磷酸化IRAK1(phospho-IRAK1,p-IRAK1)和磷酸化IкB-α(phospho-IкB-α,p-IкB-α)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HPDLCs受大肠杆菌LPS(1μg/ml)刺激2.5、5、10和15min后表达p-IRAK1和p-IkB-α的水平;同时检测1∶100滴度的抗TLR4单克隆抗体对HPDLCs在1μg/mlLPS刺激下表达p-IRAK1和p-IкB-α的影响。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PS刺激HPDLCs 5min后,HPDLCs表达p-IRAK1和p-IкB-α的水平最高,条带灰度与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条带的比值分别由0.054、0.19增加到0.785、0.809(P<0.05)。抗TLR4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的HPDLCs在LPS刺激下表达p-IRAK1和p-IкB-α的水平均降低,条带灰度与GAPDH条带的比值分别由0.82、0.874降低到0.099、0.201(P<0.05)。结论:TLR4参与了HPDLCs受LPS刺激后的信号传导过程,可能介导了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0.
广州市小学生体格发育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广州市小学生体格发育现状,2002年对广州市7~12岁的1392名在读学生的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