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女,19岁,因妊娠6周,服药流产4日,腹胀、频繁呕吐2日就诊.患者未婚先孕,孕期时有恶心、呕吐、食少、体瘦.4日前于基层医院妇产科留观行药物流产.现服药4日,无流产迹象.服药第3日小腹一过性疼痛.  相似文献   
6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云:“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散主之。”《医宗金鉴·妇科心法》曰:“内服桂附地方丸,外用蛇床散等药末囊纳阴中。”笔者治疗带下病时常仿效此法,以外治为主,根据病情配合内服药,行之有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生殖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治疗药物情况.方法 从938份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按常规分离培养及鉴定病原菌,予以药敏试验.结果 检出684株病原菌,阳性率为36.89%,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37.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06%)、变形杆菌(13.45%)、白色念珠菌(9.36%).革兰氏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及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奈替米星、亚胺培南以及呋喃妥因耐药率低;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罗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及加替沙星耐药率低;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低.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生殖道感染治疗要根据生殖道标本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素,以减少耐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64.
<正>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的刺激等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2008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以通腑汤配合足浴用于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能更好地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5.
患儿女性,12岁.因"指(趾)末端反复溃烂、肿胀和坏死3年"于2001年10月10日入院.病史采集: 3年前,患儿右足拇趾无诱因出现肿胀、溃烂和流脓,无明显疼痛,反复发作,于外院切除部分拇趾,未对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6.
<正>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以经期或经期前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婚年轻妇女[1]。据198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的痛经发病率为33.19%[2],而2000年的抽样调查,我国的痛经发病率为56.06%[3],而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  相似文献   
67.
二甲亚砜对人巨细胞病毒初次分离促进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二甲亚砜(DMSO)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初次分离的影响.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1例患者尿标本接种至两组人胚成纤维细胞(HF)细胞中进行HCMV分离.1组为DMSO细胞组,即在培养液中添加了终浓度为1%的DMSO;另1组为常规细胞组接种组,设为对照,不作任何处理.待细胞出现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CPE)时,通过PCR法测定HCMV DNA加以确证.结果 11例标本中,两组均有5例标本出现HCMV CPE,且标本号一致.但DMSO细胞组CPE出现时间比对照组提前约9 ~12 d.结论 DMSO对HCMV初次分离的阳性结果没影响,但可使HCMV特征性CPE的出现得以提前,加快了临床标本中HCMV的分离.  相似文献   
68.
目的将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中,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我院362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2月入职的166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入职的196名新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技能培训,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培训模式进行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并用自制《技能培训效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培训满意度测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考核成绩与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静脉输液、心电监测、皮内注射、静脉采血、心肺复苏和氧气筒吸氧等操作项目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教师评价和对培训的接受程度等维度的问卷评分以及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理论性的学习内容,翻转课堂培训模式更适用于操作性强的课程。同时,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护士参与护理技能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14 d 模型组、14 d 治疗组、28 d 模型组、28 d 治疗组;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缺血15 min、再灌注15 min,反复3次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治疗组在处死前7 d 连续给予松树皮提取物灌胃治疗,其余各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小鼠处死后取各组海马组织用 ELISA 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的表达,westen blot 法检测海马内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脑组织 TNF-α、IL-6及 NF-κB 蛋白表达水平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 NF-κB、TNF-α以及 IL-6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产后护理的产妇86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并记录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指标评价情况和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指标评价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产妇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后护理中,给予产妇人性化护理,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和生理康复,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的效果,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促进产妇在产后的身体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