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腹腔穿刺术在急腹症诊断中应用较广,方法简便,我院1988年7月至1994年7月,应用此法协助诊断各类急腹症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癌症化疗后腹泻患者肠原性细菌感染的检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42例化疗后腹泻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腹泻等级评估,其中1级17例,2级13例,3级8例,4级4例;58例化疗后无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PCT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和CRP含量。结果观察组腹泻1级到4级PCT、CRP含量逐渐升高,对照组与观察组腹泻1级、2级比较,PCT、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腹泻1级、2级与观察组3级、4级PCT、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88.09%(3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7%(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阳性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72%(3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化疗后腹泻患者血清PCT和CRP对诊断腹泻肠原性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替代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各种病因所致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各种病因的胸腔积液病例中经胸部X线和胸部超声检查确诊为中或大量胸腔积液的病例15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7例及对照组69例),分别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和反复多次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种方法相比:胸水吸收时间(7d)VS(28d),胸膜反应(1.40%VS9.81%),胸水包裹发生率(0%VS6.87%),治疗后第3个月发生胸膜肥厚和/或粘连的,各项指标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方法简单、方便、安全、抽液彻底、发生胸膜粘连和/或肥厚的情况明显减少,患者痛苦少、心理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入路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腹直肌入路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治疗成人单侧腹股沟疝128例,其中腹股沟斜疝115例,腹股沟直疝8例,股疝2例,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3例.其中嵌顿疝15例;滑动性疝3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20~75 min,平均(35±20)min;住院时间3~8 d,平均(4.0±2.2)d.全组未见血肿、异物感、补片感染等并发症.随防半年,旷置疝囊积液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1.6%.结论 经腹直肌入路开放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安全,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可以早期下床活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尝试.  相似文献   
95.
周永志  张小兵  王建莉  俞学斌 《浙江医学》2020,42(19):2057-2061
目的研究海马区微循环障碍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6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存在认知障碍(≤26分)63例,无认知障碍(>26分)75例;在发病后10d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双侧海马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等灌注参数。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20只,采用线拴法血管内穿刺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10只,不作血管内穿刺。建模前及建模成功后10d采用水迷宫法(寻找站立平台的潜伏时间)评估认知功能,然后断头取脑,切取海马组织进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海马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无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双侧海马区CBF下降,MTT、TTP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双侧海马区CB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20只小鼠中,存在认知障碍8只,无认知障碍12只;认知障碍组潜伏时间较无认知障碍组明显延长(P<0.05)。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模型组小鼠海马CA3区存在较多凋亡细胞,而假手术组仅见少量凋亡细胞;与无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小鼠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H后早期双侧海马区即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和细胞凋亡增加,海马区持续微循环障碍进而导致神经元凋亡可能是SAH后发生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检测临床分离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参照CLSI 2009年版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检出细菌2 4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13株,占45.3%,革兰阴性菌1 343株,占54.7%。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33.0%(66/200)和64.6%(286/3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I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7.1%和35.7%,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的耐药率分别为9.6%和3.0%;未发现泛耐药菌株。结论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该院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
张小兵 《吉林医学》2013,(29):6128-612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迟发性尿崩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例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经过治疗,其中16例尿量恢复正常,1周内得到控制者10例,3周内得到控制者5例,3周以上得到控制者3例,需终生替代治疗2例。结论:大部分脑外伤的迟发性尿崩症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8.
腔镜甲状腺手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关注。2007年7月至201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普外科采用胸乳和腋乳三孔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2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饲喂的ApoE-/-缺失小鼠,灌胃给予柿叶总黄酮,观察其对胸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检测血清血脂和丙二醛含量.结果 柿叶总黄酮连续灌胃16 w,与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组形成纤维状斑块的小鼠较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从15%降低至7%,血清中丙二醛减少33.56%,对血脂无显著影响.结论 柿叶总黄酮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0.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声音嘶哑2个月加重20 d入院。自述2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声音嘶哑伴咽痛,无呼吸困难、无呛咳、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自服感冒药1周后咽痛减轻,声音嘶哑无明显好转。入院前20 d声嘶症状加重,且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门诊纤维喉镜示左侧喉室有一14 mm×10 mm×4 mm暗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遮盖左侧声带,左侧声带活动度受限;右侧声带水肿,活动度尚好。颈部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