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287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3篇
  6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某三甲医院2007年46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某大学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方法有关。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手册(EPQ)、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联合型瑞文测验(CRT)、适应能力商数(SAB)量表对191例CHD(紫绀组78例,无紫绀组113例)患儿进行个性、行为、智力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同时选取100名健康儿童做对照.结果 CHD儿童神经质个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紫绀组高于无紫绀组(P<0.05).CHD患儿心理行为总粗分和粗分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紫绀组高于无紫绀组(P<0.05).男、女童均表现有抑郁、体诉、社会退缩、违纪行为.紫绀组男童在攻击方面,女童在抑郁、社会退缩方面分别高于无紫绀组(P<0.05).无紫绀组CHD患儿平均智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绀组患儿平均智商低于对照组(P<0.05).CHD患儿适应能力商数低于对照组、紫绀组低于无紫绀组(P<0.01或P<0.05).结论 CHD患儿表现出情绪不稳的个性特点,存在着明显的行为问题;与健康儿童相比,CHD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紫绀型CHD患儿智商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3.
李坤  崔涛  张坤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9):2001-2006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前30 min滴注速率是0.4 μg/(kg·min),维持滴速是0.1 μg/(kg·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充分溶解、稀释,2次/d。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6%,较对照组78.7%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时点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MBI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FIB、D-D水平、MA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FIB、D-D水平和MA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减轻机体炎性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建立抗脂肪肝治疗药4,4’-二甲氧基-5,6,5’,6’-双(亚甲二氧基)-2’-吗啉亚甲基联苯-2-甲酸甲酯甲磺酸盐(简称IMH)中氯代烷烃类遗传毒性杂质4,4’-二甲氧基-5,6,5’,6’-双(亚甲二氧基)-2’-氯甲基-2-甲酸甲酯(简称氯代物)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NP-HPLC)法,选用Phenomenex Luna~? Silica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95∶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26 nm,柱温35℃,进样量50μL;采用外标法对氯代物进行定量。结果:在水相中易分解的氯代物在该正相色谱方法条件下能够达到有效分离,专属性良好;氯代物质量浓度在0.03~3.0μg·mL-1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 ng和0.31 ng;平均回收率处于99%~103%,精密度及溶液稳定性良好。3批实测样品中均未检出氯代物,表明后续工艺能有效清除本品中的氯代物。结论:该色谱方法快速、准确、灵敏,能够对IMH中的氯代物进行...  相似文献   
85.
赵丽娜  张坤  韩倩  王志华  夏梦甜 《河北中医》2023,(11):1859-1862
目的 观察中医专科管理干预联合艾灸、穴位贴敷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肝病患者72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中医专科管理干预联合艾灸、穴位贴敷干预,均干预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统计2组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2组胁肋胀痛、腰腿酸软、食欲不佳、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评分及疼痛VAS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及疼痛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3/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7.78%(10/3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给予中医专科管理干预联合艾灸、穴位贴敷干预,能够减轻临床相关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床边护理记录相结合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书写护理记录的地点不同,分为改进组535例和对照组529例。改进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床边完成,对照组健康教育后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在护士站完成。比较两组护理记录缺陷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记录缺陷份数、患者受健康教育人数及对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与床边护理记录相结合比分开记录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88.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T淋巴细胞激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 (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790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我院自2002年1月引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技术,在1个月内完成LC 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离断性肾盂成形术(dismembered pyeloplasty)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36例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右侧12例,左侧21例.双侧5例。年龄5~49岁。积水容积50~1200ml.术中发现有纤维索带压迫19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连接处狭窄21例,合并结石16侧,3例为孤立肾。均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结果:32例获得随访,26侧肾积水明显减轻(76.4%),6侧积水无变化但无加重(17.6%).2侧肾积水加重(0.58%)。结论: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