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脑血管病继发的吞咽障碍越来越被重视,这是因为吞咽障碍对患者营养的维持,疾病的康复以及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尽管脑卒中的吞咽障碍大部分经过治疗可恢复或减轻,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丧失了恢复的最佳时机,就会导致最终的鼻饲饮食。因此,应尽早进行吞咽功能训练。首先,要保持口腔卫生及全身状况的改善。保持口腔内清洁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最基本措施,脱水及低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因此,补液和中心静脉营养是必要的。1吞咽障碍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丰富的专业知识,通俗的向病人解释吞咽困难的原因,使病人认识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225)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C225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进行微球体培养,根据培养液中是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225分为对照组、C225组、EGF组、EGF+ C225组;培养13 d,观察四组微球体形成大小及数量,计算微球体形成率(MFE);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球体细胞及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结果 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C2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1±0.04)% vs (1.44±0.09)% (P<0.01)和(3.50±0.29)% vs (9.07±0.52)% (P<0.01)。与EGF组比较,EGF+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8±0.04)% vs (1.61±0.05)% (P<0.01)和(4.00±0.58)% vs (10.47±0.79)% (P<0.01)。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为(2.03±0.15)%,与EGF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组与对照组微球体形成大小、MFE以及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225对MCF-7中CD44+CD2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3.
左丽  徐迎春  陶莉  张凤春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9):1443-1445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NVB)联合希罗达(XEL)21天方案([NX]方案), 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anthracycline-and taxanerefractory metastatic breast cance, ATRMB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NVB 25 mg/m 2d1, 8, 快速静滴; XEL2.0g/(m2·d), 早晚2次, 餐后30min口服, d1~14, 21天为1个疗程, 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或至疾病进展。  结果  48例患者共完成172个周期化疗, 中位化疗周期4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完全缓解(CR)0例, 部分缓解(PR)11例, 稳定(SD)23例, 进展(PD)14例总有效率(CR+PR)22.92%, 疾病控制率(DCR)70.8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TTP)6.7个月(1~22个月), 1年生存率.32/48(66.70%), 2年生存率21/48(43.75%)。治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 其次为胃肠道反应及脉管炎。  结论  [NX]方案是治疗ATRMBC的有效方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干细胞相关标志物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6年6月~2006年3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6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Oct-4表达,分别以5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回顾6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Oct-4表达的关系.对63例中的50例患者进行为期8年的生存随访,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Oct-4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构建Cox回归模型,评估Oct-4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的可能性.结果 Oct-4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95%(5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5.2%(3/58)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P<0.01).Oct-4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1).Oct-4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及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t-4表达阳性程度高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Oct-4表达阳性程度低的患者(P<0.05).Oct-4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RR 0.554,95% CI 0.209~1.466).结论 Oct-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程度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患者生存期有关,但不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5.
急重症护理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危症状护理1 高热1 2 主要护理诊断1 2 1 体温高于正常 :由于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所致。1 2 2 缺乏知识 :高热时自我保健能力低下。1 2 3 能量供应失调 :高热时胃肠功能减退所致。1 2 4 由于持续高热所致。1 3 预期护理目标1 3 1 降低体温。1 3 2 保持机体能量代谢需要。1 3 3 防止合并症。1 3 4 缓解病人焦虑情绪。1 4 护理措施1 4 1 一般护理1 4 1 1 卧床休息 :减少肌肉活动 ,以降低新陈代谢率 ,减少能量消耗及热的产生。1 4 1 2 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高热病人的分解代谢增高 ,消化液分泌减少 ,消化器官活动降低…  相似文献   
56.
57.
多发性骨髓瘤8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非特异,容易误诊。本组病例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90年12月-2000年12月收治的82例M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和误诊情况,对误诊原因予以浅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我院1990年—2000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82例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分析老年人腹股沟疝的特点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站2002年1月~2003年10月收治的52例接受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例。结果 :52例60~90岁老年腹股沟疝患者 ,均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斜疝40例 ,直疝9例 ,滑疝2例 ,股疝1例。疝环大小0. 8~6.5cm ,平均 (3.3±1.0)cm ,疝环直径≥5cm患者有5例。术后随访10~30个月 ,47例获随访 ,术后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复发率低等优点 ,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术方法 ,尤其适合于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 ;同时重视老年患者并存症的处理 ,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9.
地龙促进大白兔背部创伤伤口收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通过地龙对动物伤口模型的收缩作用的实验,探讨地龙的促伤口愈合作用。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伤口模型上用药,于伤后5,7,10,14d进行肉眼观察,并取肉芽组织,分别做免疫组化ABC染色和电镜观察。分别用bFGF和PBS做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结果:用药组肉芽组织中含大量肌纤维母细胞,合成功能活跃,细胞内肌动蛋白较多,伤口收缩明显,与阴性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伤口修复较快。结论:地龙可促进肉芽组织中肌纤维母细胞增生,合成功能活跃,分泌伤口收缩的重要物质———肌动蛋白较多,有利于伤口的收缩,对伤口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0.
肿瘤细胞对内分泌治疗的主要药物他莫昔芬耐药已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生长因子及其下游的Ras-Raf-Mek-MAPK和PI3K-Akt通路过度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密切相关。15%~30%的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通过点突变扩增或过表达,与乳腺癌对各种治疗产生抗性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生长因子可通过基因组和非基因组机制使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极低的雌激素水平也可刺激乳腺癌细胞的增殖。雌激素消除后获得性耐药的高敏状态的共同特征是ERα表达增强、MAPK和PI3K信号活性增强。生长因子信号途径的过表达也可下调ERα的表达和功能,致使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的非依赖性和对抗雌激素治疗的耐药。因此,靶向生长因子家族及其下游的信号传导通路关键酶类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内分泌耐药的肿瘤细胞。体外研究已发现,吉非替尼可以延迟乳腺癌细胞对雌激素消除的耐药,同时也可显著抑制对他莫昔芬耐药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对靶向Ras-Raf-Mek-MAPK途径的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R115777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对内分泌治疗失败的乳腺癌的有效率为24%。临床前研究发现,靶向PI3K-Akt途径的CCI779可以杀灭ER 的耐药乳腺癌细胞。但由于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相互交联的复杂网络,推测联合用药和靶向多位点的药物也许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