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笔者 2 0 0 0 - 0 3~ 2 0 0 1- 0 4 ,采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 5 1例 ,获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1例患儿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个月~ 6岁。此外设对照组 4 4例 ,年龄 6个月~ 7岁。患儿均患上感后间断发热、气喘、咳嗽不止达 72h以上。2 治疗方法雾化吸入组 :在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的同时 ,加用雾化吸入治疗。选用上海产 4 0 2超声雾化吸入器。吸入药物选用庆大霉素 4~ 8万u,鱼腥草注射液 2支 ,地塞米松注射液 2~ 5mg,α -糜蛋白酶 1支、喘定注射液 0 12 5、生理盐水15ml,加入吸入器内…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LAMA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merosin缺乏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MDC1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性,2岁2个月首次就诊。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不能站立、行走,口齿不清。肌酸激酶显著升高;头颅磁共振提示双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及半卵圆中心深部白质呈长T1长T2、FLAIR序列大片高信号影。基因检测显示患儿有分别源自父亲的剪接突变(c.4718-1GA)、源自母亲的移码突变(c.4529delC),为复合杂合突变。查阅既往文献及数据库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两种变异均判定为致病性变异,确诊为MDC1A。结论 MDC1A为LAMA2基因突变所致,肌肉活检及LAMA2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本次发现的基因突变为首次报道,扩充了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63.
流体剪应力对成骨细胞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理范围内不同大小的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的影响,从细胞水平验证流体剪切力在骨组织力学适应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运用流室系统提供精确可控的流体剪切力,对原代培养的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施以5、10、20、30 mN/cm2的剪切力刺激,分别在加载后的3、6、9、12、24、36 h采集样品,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碱性磷酸酶活性,胞外钙质分泌的变化.5 mN/cm2和10 mN/cm2的剪应力促进细胞增殖,进一步增大会有抑制作用,而5、10和20 mN/cm2的剪应力对ALP活性和胞外钙分泌均有促进作用,并且与静态培养相比ALP活性高峰期提前,30 mN/cm2表现出抑制效应.结果显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矿化均能受到剪应力的调节,这种调节表现出对剪应力大小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并分析莫沙必利联合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3例,分为莫沙必利组、曲美布汀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6例和正常组5例,莫沙必利组予以莫沙必利,曲美布汀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用药组在莫沙必利组的基础上加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对比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按照胃肠道症状判定量表(GSRS)进行的评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三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但联合用药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莫沙必利联合曲美布汀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benign familial infantile epilepsy,BFIE)是1种较为罕见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发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无热性癫痫发作,多于3~12个月龄出现,2~5岁消失,预后良好,精神运动发育无异常,血生化检查、发作间期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抗癫痫药物对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探讨儿童丙戊酸相关性高血氨脑病(VHE)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回顾分析1例丙戊酸钠治疗Dravet综合征后并发VH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儿,6岁2个月。10月龄诊断Dravet综合征,长期口服丙戊酸钠及托吡酯治疗。因抽搐发作就诊,意识障碍,血氨明显升高,肝功能异常,脑功能受损严重;脑电图示低电压明显,头颅磁共振示大脑半球弥漫性水肿,双侧基底节信号异常。患儿经停用丙戊酸钠及降血氨治疗后,血氨下降,意识状态较前好转。结论对使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儿,特别是联合托吡酯治疗时,需警惕高氨血症及VHE,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8.
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中,TP53基因缺陷CLL患者预后最差,这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的降低[1]始终相关.随着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使用,CCL的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依布替尼(一种布鲁顿酪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止血首次成功率为100%,共用止血夹125枚,止血72h内发生再出血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及吻合口溃疡,再出血率4%,均未转外科治疗,8例患者止血后需输血救治,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止血成功率,使救治效果及生存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0.
目的回顾性评估髓内钉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结果。方法选择50岁及以上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为研究对象,骨折类型为关节外骨折或简单的部分关节内骨折,并可以通过闭合或经皮撬拨复位,均采取髓内钉固定技术。本研究总共包括31名患者,其中只有29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7岁(51~85岁)。根据AO分型,A2型1例,A3型24例,C2型4例。分别对患者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经行评估,评估方法包括放射学参数、腕关节活动度、握力、Mayo腕关节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调查(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问卷。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评估,腕关节活动度(伤侧对比健侧):掌屈95%,背伸95%,尺偏93%,桡偏91%,旋前99%,旋后99%;平均握力(伤侧对比健侧)96%;Mayo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9例;平均DASH问卷评分4.8分;最终的影像学参数:平均尺偏角25°,掌倾角11°,桡骨高度10 mm,尺骨变异+1 mm,2例患者术后1年发生了复位丢失,有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的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结论髓内钉技术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关节外骨折或简单部分关节内骨折中具有安全有效和并发症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