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内对肛裂以手术治疗为主,1998年国外开始使用硝酸甘油治疗,国内近几年才开始提出硝酸甘油配合利多卡因以期达到缓解疼痛和痉挛,但无系统研究和专药面世,本科综合资料,使用硝酸甘油和利多卡因因配以中药黄连、黄柏、大黄的提取液,制成复方硝黄软膏,治疗肛裂,通过与马应龙进行临床对比,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汤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HCC)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HCC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西药保肝、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消积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和临床症状积分情况。[结果]2组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SF-36调查问卷评分比较,治疗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疼痛、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4.1%、37.4%;对照组为69.2%、23.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汤具有稳定瘤体、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而达到"带瘤生存"的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3.
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参麦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35例单纯化疗治疗。观察2组病例生活质量、临床证候、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缓解率分别为47.5%、37.1%;生活质量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72.5%、54.3%;临床证候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80.0%、62.9%;毒副反应:治疗组白细胞下降检出率17.5%,对照组白细胞下降检出率42.9%。2组临床总缓解率及生活质量总稳定率、临床证候改善率和白细胞下降检出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功能:2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值及NK细胞活性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明显减轻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4.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放疗前采用CDF方案化疗 ,1个疗程后放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液、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静滴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头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 81.2 % ,5 2 .0 %。临床证候改善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87.5 % ,68.0 % (P <0 .0 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能控制病变 ,改善临床症状 ,延长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60例均为2003—05~2005—08病例,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组织学确诊而住院患者。全部病例按不同病种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后,血小板下降至(30—70)×10^9/L,为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K氏评分(Kanofsky)〉60分,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肾功能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76.
异功散加减为主治疗Ⅲ期原发性肝癌2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6年8月至1998年8月,我科对56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以中药(异功散加减)为主加西药治疗和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 根据1977年12月我国制定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分期、分型标准,56例经过临床和B超、CT检查及血AFP,测定证实为Ⅲ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影像学分型、临床分型分布情况如表1。所有病例均为初诊住院病人。2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疗法,即对症支持疗法,给予白蛋白、甲氰咪胍、肝泰乐、联苯双胎、阿片…  相似文献   
77.
香术止痛酊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香术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外用香术止痛酊;对照组20例,口服达宁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平均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生活质量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5.5%,起效时间治疗组为(25.23±5.62)m in,对照组为(28.37±7.53)m in,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5.58±1.05)m in和(5.79±1.86)m in,各组进行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方面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术止痛酊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是有效且安全的,其镇痛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78.
大肠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出现的腹痛、肠胀气患者十分常见.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中药枳实消痞丸治疗晚期大肠癌肠胀气38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长期并发症之一。由于其发病机制中存在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常要终生忍受该病带来的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的痛苦,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26例乳腺癌患者中46例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对影响上肢淋巴水肿的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选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加用参芪泻白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体重和卡氏评分情况;骨髓造血毒性分级情况及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33.3%(P>0.05);两组体重和卡氏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体重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比治疗前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两组2个疗程后骨髓造血毒性分级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2个化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Ⅲ、Ⅳ期骨髓抑制,Ⅰ、Ⅱ期骨髓抑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芪泻白散结合化疗可减轻骨髓造血毒性及消化道反应,能改善临床症状,体重及卡氏评分增加,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