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口腔崩解片(orally disintegrating tablets, ODT)是一种在口腔内能迅速崩解起效的新型固体制剂, 具有服用方便、适用人群广、起效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患者顺应性好等优势, 已成为近几年来新药研发的热点剂型。目前该剂型已在化学药物制剂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中成药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为中药新剂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加快了我国传统中药与世界接轨的步伐, 加速中药现代化的实现。该剂型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质量控制及评定标准、口感、崩解时限等体外评定方法是中药口腔崩解片产业化、规范化中的关键因素。因此, 该文综合介绍了口腔崩解片的特点、制备工艺、掩味技术及新型质量评价技术, 同时结合众多应用实例阐述口腔崩解片在中药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以期为中药口腔崩解片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2.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霞  贾晓斌  陈彦  赵呈雷  封亮  蔡垠 《中国药房》2008,19(12):910-912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方法,并检测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7.6)=45∶55,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熊果酸进样量在0.1115~1.78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0.77%(n=6)。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在0.08%~0.18%之间。结论:不同产地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差异很大。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六味地黄浓缩丸中丹皮酚、芍药苷、马钱苷、没食子酸、尿囊素5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的质量差异.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42 nm;进样量5霯;柱温30℃.结果:10个厂家的六味地黄浓缩丸中,尿囊素含量为0.418 7~0.980 9mg·g1;没食子酸含量为0.894 2~1.641 2 mg·g-1;马钱苷含量为0.9005~1.961 4 mg·g-1;芍药苷含量为0.109 7~0.994 8 mg·g-1;丹皮酚含量为1.212 3~5.957 6 mg·g-1.结论:不同厂家六味地黄浓缩丸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分析儿童中成药治疗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规律和成分特征,为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中成药处方,对其中的中成药饮片进行频次和关联规则分析,利用TCMSP、ETCM、TCMD数据库对高频饮片进行成分检索,通过RDkit化学信息分析平台计算获得相应的分子描述符,最后提取环结构获得Murcko骨架。结果 共搜集得到小儿呼吸系统中成药处方106种、消化系统61种,剂型共涉及12种。其中治疗呼吸系统中成药主要包含清热、发散类中药,药性以寒为主,以苦寒居多,主要归肺、心经;而治疗消化系统中成药主要包含消食、理气类中药,药性以甘温居多,主要归脾、胃经。对成分骨架结构进行统计,发现两系统重叠骨架占比大,多为黄酮类、苯环类等,对特有成分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儿童中成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入肺经的清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用归脾、胃经的消食药,且用药偏温和,与儿童脾胃虚弱、五脏娇嫩相适应。通过化学信息学研究发现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共有成分骨架在两系统中占比均较高,多...  相似文献   
85.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中药现代化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对中药材需求的增加,过度开发破坏了中药资源,导致我国很多天然药物资源短缺,使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而外来新药用资源的输入从某种程度上成为短缺中药资源的有效补充和代替,但外来新药用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利用程度各异。为充分了解外来新药用资源的发展现状,该文以阿拉伯金合欢等43种外来新药用资源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外来新药用资源引入形式和政策,总结外来新药用资源在原产地的应用经验和目前国内外对外来新药用资源的研究进展及所遇到的问题,分析外来新药用资源在我国的发展与研究情况,从而丰富我国药用资源及其他用途,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外来新药用资源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6.
目的 采用斑马鱼模型探究补骨脂提取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根据斑马鱼幼鱼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中的存活数和死亡数,计算出幼鱼死亡率初步评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毒性大小。药浴后的斑马鱼幼鱼进行组织匀浆,通过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斑马鱼成鱼给药24h后冰浴处死,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鱼肝脏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以及微粒体甘油三脂转移蛋白(MT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补骨脂药浴组的斑马鱼幼鱼在2dpf时出现死亡。并且补骨脂对幼鱼的毒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下,醇提`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HE染色结果可观察到补骨脂醇提和水提给药组的成鱼中肝脏发生脂变,同时给药组的斑马鱼幼鱼匀浆组织液中ALT,AST和LDH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通过qPCR实验发现,补骨脂水提物和醇提物给药组的斑马鱼肝脏中SREBP-1c,FAS,ACC1的表达升高,MTP的表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qPCR结果一致。结论 浓度为300μg/mL和600μg/mL的补骨脂水提物和浓度为40μg/mL和80μg/mL的补骨脂醇提物药浴给药48h会导致斑马鱼的肝脏产生病变,甚至死亡,且机制可能与肝脂变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在脑缺血预处理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和意义。方法 用底物裂解法分别检测假手术对照组、缺血预处理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 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各组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比较Caspase-3活性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结论 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8.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中药饮片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新世纪20年,传统炮制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诸多创新炮制技术。与煮、蒸、炒、飞、煅等传统炮制技术相比,烘箱加热、微波炮制、高压蒸制、膨化炮制、双向固体发酵、超高压水射流、远红外、微生物浸矿、制霜炮制替代、真空冷冻干燥等创新炮制技术逐渐体现出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能高效、安全可控等优势。大量研究表明,创新炮制技术可基本替代传统炮制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创新发展对提升和稳定饮片品质,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有效、安全、可控”是药品的3个基本原则,复杂的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过程使中药产品在保证有效性的同时难以确保稳定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因此创建一套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符合中药产品自身特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已然成为了中药研究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基于“组分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从中药功效物质基础、安全性和剂型特征3个维度出发,分别从“在线”“离线”2个方面探讨当前中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0.
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日益增强,中医药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得中药在我国的使用量不断提高。中医药传统的服务模式为人工称药,由患者自行煎煮,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服务技术不断升级,中医药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改善。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服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中医药服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