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解雌激素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癌癌前病变DNA含量的影响,对雄性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重氮乙酰丝氨酸(Azaserine)30mg/kg,部分大鼠2个月后开始肌肉注射戊酸雌二醇0.18mg.100g-1.2w-1,4个月后实验结束,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大鼠胰腺组织的DNA含量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相比,单纯给予Azaserine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癌癌前病变DNA含量明显增加,异倍体率553%;经雌激素处理的大鼠胰腺腺胞细胞癌癌前病变DNA含量亦明显增加,异倍体率4103%。结果表明:雌激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Azaserine诱导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2.
肝脏外科诊治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肝脏外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19世纪末期,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切开肝实质可行,并将肝切除应用于临床。随着对肝脏解剖的认识,外科医生将解剖学与外科学结合而进一步推动肝外科的发展,相继开展阻断入肝血流下肝切除、肝段切除、尾状叶切除、无血肝切除、  相似文献   
43.
临床上,为了控制致死性大出血,有时需要结扎或切除门静脉(PV)或肠系膜上静脉(SMV)主干。为此,本实验制成SMV主干急性结扎的动物模型,观察 SMV结扎后 SMV压力变化、动物的成活率及门体分流率。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家猫18只,平均体重(2.19±0.29)kg,雌性10只,雄性8只。1.2方法①手术用3%戊巴比妥,按30~35mg/kg腹腔麻醉,置静脉通道、于脾胃静脉和SMV汇合处下方游离SMV,置双丝线,待结扎。近小肠端游离SMV小属支,置硬膜外导管,测肠系膜上静脉压力(SMVP)。15…  相似文献   
44.
实验研究是胆道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临床胆道外科的发展.胆道外科的实验研究将生命科学(如外科细胞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进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放射医学及其他学科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与胆道外科的主要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胆道外科理论创新和技术改进的主要领域.胆道外科几个主要方面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5.
1 胰腺的恶性肿瘤胰腺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三类:外分泌腺由来的腺癌,内分泌腺胰岛细胞由来的内分泌肿瘤和间叶组织由来的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中90%以上为腺癌,是恶性度高、早期诊断困难、预后不良的难治性癌之一.2 基因异常2.1 K-ras基因 在胰腺癌中,基因突变率最高.大约在90%的胰腺癌中可以检测到点突变,并且80%的点突变集中在第一外显子的第12密码子.突变主要由GGT(Gly)改变为GAT(Asp).K-ras基因突变不仅见于浸润性胰腺腺癌,也见于导管内  相似文献   
46.
NOTES新术式: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全新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3只巴马香猪和6只比格犬,利用自制带双通道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置入内镜及器械,纵行切开甲状腺上方气管前壁软骨环。在内镜监视下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术毕连续或间断缝合气管前壁。结果:3只猪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6只狗行经气管内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有实验动物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缺氧、窒息、气管梗阻及死亡。拔管后实验动物均自然苏醒,分别于2、4h后处死,观察气管切口缝合严密,无皮下气肿及血肿形成。结论:实验证实,经气管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利用自然管腔(气管)作为甲状腺手术入路,保持了皮肤及颈前肌群的完整性,美观无疤痕,开拓了NOTES新领域。  相似文献   
47.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低^[1-6],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是提高切除率、减少或延缓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半肝切除创伤大,有些患者难以耐受。局部扩大切除肝断面胆管很难成型和进行胆管-空肠吻合;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率高,局部复发的肿瘤压迫、阻塞胆管空肠吻合口,患者可能再发阻塞性黄疸。肝门-空肠吻合使肝门部胆管癌局部扩大切除、胆汁充分引流成为可能,并可能延缓肿瘤复发后黄疸再发时间。该手术方式精度高、风险大。本研究在一定数量患者的基础上,尝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门-空肠吻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腋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处理的标准治疗模式,最近10年出现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使某些早期乳腺癌患者避免了接受ALND,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本文就SLND的方法、临床使用及其应用的局限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 ,检测了 92例乳腺癌组织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发现p16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4 5 7% (42 /92 ) ,p16基因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 ;但p16阳性者远隔转移率 14 3% (6 / 4 2 )低于p16阴性组 34%(17/ 5 0 ,P <0 0 5 )。本组p16基因表达与疾病缓解期无关。结论 :提示p16基因在乳腺癌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对筛选乳腺癌术后高危转移患者 ,加强随访诊治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0.
黏着斑激酶 (FAK)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5 0 0 0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激酶 ,具有独特的结构功能特征 ,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起关键性的作用[1] ,有胞内第一信号之称。我们以FAK基因为靶点 ,设计其两条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通过直接注射瘤体的方法 ,观察其在动物实验中的抑瘤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细胞培养 :BGC 82 3胃癌细胞株引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在含 10 %灭活小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公司 )的RPMI 16 40培养液 ,37℃ ,5 %CO2 饱和湿度CO2 培养箱中连续培养。 2天传代 1次。2 .人工合成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