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410篇
内科学   208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4篇
综合类   780篇
预防医学   31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07篇
  5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8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91.
背景与目的 克山病是一种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主要症状的地区流行病,原因不明.本文旨在分析近10年来国家级克山病监测点甘肃西和县杨庄高血压与克山病的的流行情况.方法 按照<克山病监测方案>,每2年在该监测点开展1次普查,包括询问病史、测量血压、描记心电图等.连续跟踪13年.结果 1)杨庄克山病区13年累积的高血压总检出率(即患病率,下同)大于克山病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13.4%比克山病检出率10.7%,χ2=8.555,P=0.002);2)克山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比非克山病人群高(Z=-2.43,P=0.015),克山病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非克山病人群,是非克山病人群的1.7倍(166.3%比99.1%);3)13年克山病检出率增长2.3倍,总增长速度132.8%,低于高血压增长速度;4))13年克山病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增长3.4倍,总的增长速度为240.0%,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同期水平;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杨庄克山病检出率增长缓慢,但是高血压检出率增长迅速;高血压检出率增长迅速是否与克山病区地域及人群原有心血管患病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端粒酶逆转录酶激活脐静脉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源性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能否激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端粒酶活性 ,为建立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 用逆转录病毒转染法 ,将编码hTERT片段逆转录病毒载体与VSV G共转染 2 93 GP2 细胞 ,产生病毒上清液 ,感染原代分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以嘌呤霉素筛选。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第Ⅷ因子、CD34、β 半乳糖苷酶染色、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等指标。 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培养至 30代的转染细胞生长速度基本与原代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一致但快于原代培养传至第 10代内皮细胞 ;RT PCR结果转染细胞有特异扩增 ;衰老指标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胞浆内着染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第 10代内皮细胞。结论 外源性hTERT转入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可重现其端粒酶活性 ,从而阻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老化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0.01), TBIL、DBIL降低(P<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AFP均降低(P<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成功施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并成功行冠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93例,分为A、B两组,A组48例,B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应用逆转心室重塑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术后1d、30d时测定外周血一氧化氮(NO)、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炎性指标、内皮功能及血脂的影响。结果AMI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10mg瑞舒伐他汀和20mg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显著降低患者slCAM-1、NO、hs-CRP水平(P均〈0.01),20mg瑞舒伐他汀较10mg瑞舒伐他汀降低slCAM-1、NO、hs—CRP水平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血管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较常规剂量效应强。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2DM)大鼠脂联素(APN)及心肌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T2DM心肌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T2DM大鼠动物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心肌APN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心肌脂联素受体1(Adipo R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血清和心肌APN水平下降,心肌Adipo R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组大鼠血清APN与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r=-0.613,P0.05;r=-0.637,P0.05),心肌Adipo R1蛋白表达量与心肌APN呈正相关(r=0.89,P0.05),与HOMA稳态模型(HOMA-IR)及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呈负相关(r=-0.697,P0.05;r=-0.593,P0.05)。结论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血清及心肌APN水平下降,心肌Adipo R1蛋白表达下降,胰岛素抵抗可能在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97.
笔者有幸师承中医肝病泰斗关幼波的弟子陈勇教授,现将1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8年诊治经过,根据中医主要治法调整,按3个不同阶段(腹水合并黄疸、腹水消退后残留黄疸、残留黄疸合并瘙痒),分一诊、二诊、三诊进行介绍,旨在归纳肝硬化腹水及残留黄疸的诊治,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低氧(CIH)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CIH对认知功能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ICR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UC组)和间歇低氧组(CIH组),每组30只;CIH组小鼠置于低氧舱内,通过吹入氮气及压缩空气,每60s做一次缺氧/再氧合循环,使氧浓度波动在6%~8%和20%~ 21%之间,每天8h.CIH组根据低氧造模时间分为3d(A组)、1周(B组)、2周(C组)、4周(E组)、6周(F组),以及造模结束后常氧饲养1月的10周组(G组),共6组,每组5只小鼠,同期设6组对照,每组5只小鼠.在慢性间歇低氧3d、1周、2周及6周终点,采用Morris水迷宫的方法测定CIH组和UC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各组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单位1(NR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测定海马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 ①CIH组小鼠在间歇低氧3d时,水迷宫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有所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间歇低氧时间的延长,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逐渐延长(P<0.05);低氧6周后,CIH组逃避潜伏期[(68.64±26.52)s]较对照组[(21.36±14.14)s]明显延长(P<0.01).低氧6周后,CIH组穿越平台次数[(4.58±2.58)次]较对照组[(8.06±2.74)次]明显减少(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CIH组B、C、E、F及G组小鼠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均降低(P<0.叭),C、E组降至最低水平(P<0.01);复氧1月后的G组NR1蛋白与F组相仿,仍较对照组降低(P<0.01).CIH各组海马Caspase-3表达均明显升高,并成时间-效应关系,除A组外,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H组组内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间歇低氧诱导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且随低氧暴露时间延长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加重,这可能与海马神经元NR1蛋白表达下调以及与Caspase-3介导的海?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描述和分析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小腿围、腰围小腿围比值(WCR)、脂质蓄积指数(LAP)、内脏脂肪指数(VAI)、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身体形态指数、中国身体形态指数(CABSI)和身体圆度指数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的海南百岁老人共1 002人。随访时间的M(Q1, Q3)为4.16(1.31, 5.04)年, 结局为全因死亡, 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肥胖相关身体测量指标与全因死亡的关联, 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总人群中小腿围对全因死亡的判定能力最强, AUC为0.61(95%CI:0.57~0.64), 分性别结果与总人群一致(P<0.05)。WCR次之(AUC为0.58), 再次是BMI、LAP和腰围, AUC分别为0.55、0.55和0.54, 而CABSI、腰臀比和VAI的判定能力较弱, AUC分别为0.51、0.50和0.50。结论本研究比较了12项肥胖相关指标与海南百岁老人全因死亡间的关联, 发现小腿围的预测判定能力最好, 且呈剂量反应关系, 提示可作为长寿老人死亡风险预测的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