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腕式电子血压计在门诊血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腕武全自动电子血压计在门诊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及适用范围.[方法]随机抽取180例门诊内科患者用全自动电子腕式血压计与台武汞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进行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测量结果;采用英国仪器设备评级标准,对电子腕式血压计准确性进行评级.[结果]在门诊部患者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舒张压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t=2.75,P<0.01).电子血压计比汞柱式血压计所测收缩压均教高5 mmHg,所测舒张压均教高8 mmHg:;正常血压组小样本中电子血压计与汞柱式血压计所测收缩压比较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1=1.69,t2_=1.31,P>0.05);按照BHS标准,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为D级,说明准确性较差.[结论]全自动电子腕武血压计可用于门诊普查血压,但使用时有一定的限定性.  相似文献   
302.
目的 探讨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ACJD)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陕西省中医医院113例ACJ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钢板组(n=56)和重建组(n=57),分别行关节镜下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关节镜下肩锁韧带三束重建技术。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喙突上平面与上锁骨下平面垂直距离(CC-Dist)值改善率]、并发症,比较手术前后创伤程度[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喙突至锁骨距离(CCD)、肩峰至外侧锁骨距离(AC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1)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CC-Dist值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出血量少于钢板组(P<0.05);(2)术后3 d、5 d重建组COR、ACTH、NE水平低于钢板组(P<0.05);(3)术后3个月重建组UCLA评分高于钢板组,CCD、ACD小于钢板组(P<0.05);(4)术后1个月、3个月重建组VAS评...  相似文献   
303.
目的:建立多腺悬钩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的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菲罗门Titank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3μL,建立多腺悬钩子UPLC方法,测定其中咖啡酸、鞣花酸、异槲皮苷的含量;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结果,采用二维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统计学分析、模式识别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多腺悬钩子整体质量。结果:多腺悬钩子UPLC指纹图谱共确定16个共有峰;3个指标性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19批多腺悬钩子中咖啡酸、鞣花酸、异槲皮苷的含量分别为0.014%~0.118%,0.013%~0.120%和0.012%~0.374%。33批悬钩子聚为4类,可区分不同的悬钩子;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影响悬钩子分类的主要因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13号色谱峰的化合物、鞣花酸、咖啡酸、异槲皮苷、5号...  相似文献   
304.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药物临床试验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造成受试者访视超窗、脱落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遵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人员培训、协调沟通,及时调整随访方式、优化随访环节管理,保证受试者随访依从性,从而保障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开展。本文总结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新冠疫情期间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管理经验,为其他单位药物临床试验突发状况时受试者的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5.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万方、CNKI、Pubmed数据库截至2021年8月收录的病例报道文献。按照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314篇,依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文献19篇,提取病例22例。女性14例,占63.6%,男女比例为1∶1.75。患者年龄≥60岁的病例12例,占54.5%。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主集中在甲氧氯普胺使用超过12周以上的患者,占54.6%。累及部位涉及口、面、舌的患者占总病例的86.4%。有36.4%患者在1个月内症状消失,40.9%的患者在随访期间症状存在。结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随甲氧氯普胺的使用时间和累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涉及口面舌运动障碍且存在不可逆。需要加强临床监护,早期识别,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306.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在给予叶酸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降低水平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中常见慢性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160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社区慢性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给予叶酸2.5 mg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社区常见慢性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给予叶酸口服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07.
目的 基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常见药用红景天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收集具有质量标准的5种药用红景天,采用GC-MS/MS对5种药用红景天进行差异性成分鉴定,建立各品种化合物GC-MS/MS数据库,并建立GC-MS/MS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ChemPattern2017先进化学计量学系统解决方案软件对5种药用红景天建立化学模式识别法。结果 分别建立5种药用红景天的GC-MS/MS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建立的5种药用红景天的化合物GC-MS/MS数据库可以为红景天品种鉴别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分类模式识别分析法测试2批较细碎性状难以辨识的未知红景天,结果1批为长鞭红景天,1批为狭叶红景天;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样品可明显分为5组,其中大花红天素、酪醇和红景天苷的VIP值>0.9,为主要差异性成分,其中大花红天素为大花红景天的独有成分;经聚类分析后分为两大类,大花红景天单独聚为一类,其余4种红景天聚为一大类,唐古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可单独聚为一小类,部分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景天混聚为一类,表明大花红景天与其余4种红景天差异特...  相似文献   
308.
目的 从标准收载、性状、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入手对5种常见药用红景天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归纳整理5种红景天的药用标准收载情况;采用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法(使用生物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三者结合的方法)对5种红景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除大花红景天收载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外,其余四种红景天均收载于地方标准;不同种的红景天性状相似易混淆但存在差异,大花红景天和唐古红景天均具有黄色膜质表皮(唐古红景天黄色膜质表皮为多层);横切面组织构造基本相同,但维管束形式各不相同:大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景天均具有1轮维管束,唐古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具有2轮维管束,各品种根茎髓部维管束形态各异;粉末特征也有不同:大花红景天、长鞭红景天和高山红景天的薄壁细胞中含大量草酸钙方晶,大花红景天淀粉粒较少且单个散在,其余四种红景天淀粉粒较多且聚集成团。结论 性状、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为鉴别5种常见药用红景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