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大脑内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左侧颞顶叶的含有神经毡和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性,5岁。头颅CT示左侧颞顶叶肿瘤性病变伴钙化,左侧颞骨骨质破坏,考虑左颞顶叶占位。光镜下瘤组织由疏密相间区域构成,致密区域见原始小圆核或短梭形瘤细胞呈片状密集分布,核染色质深,异型性明显,见核分裂象伴多灶性坏死,可见横纹肌样细胞,部分区域见柱状上皮构成的原始神经管样结构或Homer-Wright菊形团形成伴结缔组织增生;稀疏区见分化良好的胶质神经毡样基质内有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或节细胞样瘤细胞散在分布。免疫组化:原始神经管样结构基底部vimentin(+),原始瘤细胞和横纹肌样细胞nestin、INI-1和p53(+),横纹肌样细胞NF、Syn、MAP2和Cg A(+),Ki-67为局灶20%,原始神经管样结构CK和EMA(-),横纹肌样细胞SMA(-),横纹肌样细胞GFAP和NSE灶(+),小型神经元样瘤细胞S-100和Neu N(+),Olig2(-/+),β-catenin和desmin(-)。结论大脑内含有多量神经毡和真性菊形团的胚胎性肿瘤伴髓上皮瘤和间叶分化确诊依赖于影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需要与髓母细胞瘤、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癌鉴别。  相似文献   
12.
解涛  姜平  孙黎明 《山东医药》2002,42(1):62-62
病历摘要患者男 ,40岁。因腹痛 3年 ,加重 6天 ,于 2 0 0 0年 2月 14日入院。患者曾于 3年前无明原因地出现阵发性腹痛 ,无规律性 ;伴恶心 ,大便次数多、稀溏、无脓血。 6天前 ,腹痛加重 ,发作频繁 ,伴低热 (午后著 ,无寒战 )。 3年中患者每次发病均服用抗生素片和莨菪浸膏片。  相似文献   
13.
孙黎明 《医疗装备》2007,20(2):14-15
将专用于写临床报告的计算机接入医用影像设备的以太网,利用FTP远程登录及拷贝图像的方法,用彩色打印机打印满足临床要求、价格低廉的报告单。解决基层医院自行建立图文工作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特性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2007年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7岁,手术治疗20例,Miles手术12例,局部扩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非手术治疗2例。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Miles手术5年生存率22%,局部扩大切除术5年生存率18%,入院时误诊10例,误诊率45.4%。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少见,恶性程度高,易误诊,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治疗上以手术根治及腹股沟淋巴结清扫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人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44例,男60例,女84例,平均体重指数(BMI)25.2,病程均≥5年。根据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分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及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用酶法测血脂,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放免法测血胰岛素、C肽,HPLC法测HbAlc,用PCR—RFLP法判断β3AR基因型。结果:(1)中国人β3AR基因突变率为18.6%,低于Pima印地安人的31%,而高于欧关等白色人种的7%~12%,与日本人突变频率相似。②与正常基因型相比,杂合子BMI(25.8±3.8vs25.0±3.4,P〈0.05)增高,血糖、血脂、血胰岛素、C肽无明显差异。③NPDR组、PDR组与对照组之间β3AR 64Arg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β3AR基因参与中国人体重的调节,β3AR Trp64Arg突变与中国人DR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的基本构成、测量原理。以美国NORLAND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为例,简述骨密度仪的质量控制、以及影响仪器临床检测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的基本构成、测量原理.以美国NORLAND公司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为例,简述骨密度仪的质量控制、以及影响仪器临床检测精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孙黎明  G.Janka-Schaub 《癌症》1999,18(6):727-729
目的:总结分析德国应用COALL-92方案(Cooperative mrlticenter treatment strdy for childhood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of the German Pediatric Oncology and Hematology Society COALL-92-Study/GPOH)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1997年间在德国19所儿童 肿瘤治疗中心人同合作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COALL-92-STUDY/GPOH)治  相似文献   
19.
20.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破裂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MI伴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防浩措施。方法:对19例经心包穿刺或超声诊断为心脏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破裂常见危险固素有:高龄、女性、首次发病,广泛前壁部位和有应激诱因。结论:采取预防措施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