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孙景波 《大家健康》2013,(10):79-79
胃复安的医学专业名称是甲氧氯普胺,考虑到“甲氧氯普胺”比较拗口难记,医学家们特意给它起了个通俗易懂容易记忆的名字“胃复安”。其实除了“胃复安”,它还有一个别名叫“灭吐灵”,当人们胃肠道不舒服时候,会想到“胃复安”;当有人得了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时,医生会想到“灭吐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治疗胃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暖气、恶心及呕吐。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益脑康胶囊(YC)配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的附着蛋白(Z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溶栓组、益脑康胶囊低剂量组(1 g·kg-1)、益脑康胶囊高剂量组(3 g·kg-1),连续口服3d.建立大鼠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及ZO-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脑内EB含量均显著增高,ZO-1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与溶栓组相比,YC低剂量组脑内EB含量差异不显著,高剂量组脑内EB含量显著下降,高、低剂量组Z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与YC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内EB含量显著下降,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益脑康胶囊可以减轻溶栓后血脑屏障破坏,可能与其上调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初步建立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试验核心结局指标集,为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及临床研究注册平台,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及注册方案中包含的结局指标,构建结局指标条目池,通过患者调查对条目池进行补充,最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和共识会议筛选结局指标并达成共识。结果共收集到9805篇文献和1139项研究方案,最终纳入719篇已发表文献和196项研究方案,452位卒中患者参与调查,整理指标收集结果,共有72项结局指标进入德尔菲法专家咨询;两轮调查初步纳入24项结局指标;通过共识会议,最终确定6项指标域的12项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终点指标(全因死亡率、病死率、复发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身体功能受损评价(残疾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身体结构受损评价(脑血管病变、颈动脉和椎动脉病变)、活动与参与受限评价(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安全性(不良事件)和中医证候评价。结论根据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计划工作组(COMET)手册,初步建立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方便相关研究者选择合适且规范的结局指标,有利于研究结论的推广与同类研究的比较与合并,进而提高研究结果的证据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降糖补肾方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TNF -α、IL -6、CRP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注射小剂量STZ,1周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 mmol/L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不同剂量干预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清TNF -α、IL -6、CRP含量.结果 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TNF -α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糖补肾方高、中剂量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清IL -6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效果相当;降糖补肾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CRP水平,并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降糖补肾方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炎症状态,对糖尿病大鼠IR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5.
溶栓是目前惟一被循证医学证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重组t-PA(rt-PA)是现在主要应用的溶栓药物.然而溶栓治疗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出血转化(HT),大大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现就急性脑梗死溶栓后HT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配合辨证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随机分成两组,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治疗组)和西比灵(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左颈动脉(LVA)、右颈动脉(RVA)血流速度.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 8,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配合辨证服用中药汤刺能明显改善CSA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健忘、眼花、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脑动脉血流量,对CSA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Pilon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患者以就诊顺序结合随机号码,奇数进入观察组,偶数进入对照组,观察组28例采用MIPPO手术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85.7%,对照组优良率7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dit z=12.658,P=0.000).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8.1±1.6)周,骨折愈合时间(6.5±1.2)个月,无再骨折发生;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9.4±2.1)周,骨愈合时间(7.1±1.1)个月,1例再骨折;两组骨痂出现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5、8.632,均P<0.05).结论 MIPPO治疗pilon Ⅲ型骨折疗效显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2h后复流1d、7d、14d、30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含量、梗死面积百分率、行为学评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结果脑缺血2h复流后1d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可见GAP-43mRNA表达,7d明显增多至高峰,14d开始下降,30d时则明显减少,CVB-D治疗组在上述区域各时间点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脑缺血再灌注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大鼠脑水含量及梗死面积显著降低,受损脑组织神经元和血管壁的超微结构亦明显改善。结论CVB-D对RHRSP缺血性脑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促进轴突的再生可能与上调脑组织GAP-43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中药单体环维黄杨星D(CVB-D)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与神经粘蛋白(neuro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的RHRSP)、假手术组10只(仅作手术创伤分离动脉,不结扎动脉)、CVB-D治疗组4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40只。采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CVB-D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30d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GFAP与neurocan表达。结果 缺血2h再灌注后.治疗组脑缺血区周围GFAP阳性表达细胞呈现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除第1天外,第7、14、30天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Neurocan在空白组、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1d对照组出现neurocan阳性表达细胞,并且呈先递增后减少趋势。治疗组neurocan阳性表达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除第1天外,第7、14、30天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VB-D有促进RHRSP脑缺血损伤区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GFAP、neurocan的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