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疾病,病因不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我们搜集了近20年来我院收治的17例。17例均经钡餐及胃镜取活检检查.钡餐检查均诊断为本病,而胃镜取活检,病理证实为9例,其中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8例经激素诊断性治疗而证实。  相似文献   
4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31例手术治疗的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平均发病年龄为52.3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临床常以消化道出血、疼痛多见.消化内镜、B超、CT等检查可发现肿瘤,免疫标记物CD34、CD117在GIST中有较高表达,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结论 GIST病人术前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明确诊断较困难,CT检查因其具有分辨力高、组织对比好的优势,对间质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要治疗方法,术后放、化疗的效果难以肯定,靶向治疗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43.
尹雄章  杜光  孙明辉 《医药导报》2011,12(12):1608-1613
[摘要]细菌耐药性和耐药菌感染是目前全球抗感染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进展缓慢的背景下,从应用安全有效的老药中寻求替代是目前临床抗感染的一项策略。磷霉素虽然发现于数十年前,但目前仍然对多数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包括部分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的G-菌( ESBL)、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等保持着较高的抗菌活性。磷霉素与丙酮酸 二磷酸尿嘧啶 乙酰葡糖胺转移酶不可逆结合,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受阻而发挥杀菌作用;由于其独特的抗菌机制,磷霉素可与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联用以发挥协同作用,同时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该文概述磷霉素的发现、抗菌作用机制、组织分布、抗菌活性、细菌耐药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例进行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40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在这24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占患者总数的18.75%。这45例患者的年龄在50~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3±10.9)岁。在这4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肺部感染,有14例患者的手术部位发生了感染,有7例患者发生了腹腔感染,有11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与残端瘘感染。我们对这45例患者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ASS等级、病理分期、住院时间是其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80岁、营养不良、ASS分级≥Ⅲ为其发生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胃癌术后患者来说,其自身的情况是决定其是否会发生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当今胃癌手术技术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患者自身的免疫水平低、其所患的疾病严重,都易使其并发术后感染。因此,我们应对术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进行感染控制,采取积极的措施改善其术前的身体状况,加强对其进行术后监护,必要时可对其进行高标准的护理,以降低其发生术后感染的几率,进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使用较小直径(5F)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诊断性的冠脉造影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共175例病人,分为Judkins导管组(85例)和共用型导管组(90例),比较上述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结果:共用型造影导管组造影成功率为97.8%。而Judkins导管组为94.1%,共用型造影导管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和x线透视时间分别为25.1±10.1分和6.21±4.89分,而Judkins导管组为32.1±19.8和7.46±5.62分,均明显长于共用型造影导管组P<0.01。结论:使用较小直径的共用型造影导管经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操作简便快速,x线照射时间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6.
气管异物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而气管内进入长达10cm的铁钉并自行咳出实属罕见。现将我院遇到2例报道如下。 例1:男,21岁。因10d前蓄意吞服大铁钉一枚而入院,自诉吞服铁钉后即刻出现剧烈呛咳及气促,并有血痰,约1min后逐渐缓解,转为阵发性呛咳及胸闷。查体:咽部充血,听诊右肺呼吸音略低,粗糙。  相似文献   
47.
笔者在十几年的免疫学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1使学生明确学习好本学科的目的和重要性在免疫学总论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阐明的就是,什么是免疫学及学习免疫学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解除疾病对病人的困扰是他们的职责,而免疫学就是对临床相关疾病如过敏反应、血液病、艾滋病、肿瘤等进行病因诊断,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的阐述。因此,医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为学习其它医学基础、临床课程及未来从事医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只有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才能…  相似文献   
48.
右乳突原发性表皮样囊肿一例夏清放,孙明辉患者男,43岁。10年前因爆炸声右耳鼓膜穿孔致聋。最近由于右耳后反复疼痛并流出粘稠状液体有臭味,而入我院。住院号219334。体检:右耳湿润,有少许粘稠样液,鼓膜下方边缘性穿孔,残存鼓膜水肿增厚,色灰白,标志消...  相似文献   
49.
采用酶活性测定及双扩散法研究了蒜酶及修饰度为53%的多聚乙二醇(PEG)化蒜酶的某些理化性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及在体外和小鼠体内的活性半衰期.结果显示在75%的乙醇中,蒜酶完全失活,而PEG化蒜酶仍保持了50%的活性.蒜酶和PEG化蒜酶最适温度均为40C.与蒜酶相比,PEG化蒜酶在更宽的pH范围内具有催化活性,蒜酶的最适pH为7,而PEG化蒜酶在pH为6~7范围内均具有最强的催化活性.蒜酶与其抗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而PEG化蒜酶既不与蒜酶的抗血清也不与自身的抗血清形成沉淀.在血清中PEG化蒜酶的半衰期为90 h,是蒜酶的45倍.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半衰期达2.58 d,而蒜酶在小鼠体内30 min后,已测不出催化活性.多次应用PEG化蒜酶的小鼠体内,相邻两次应用的PEG化蒜酶半衰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0.
以肠气囊肿为代表的旧腔综合征是目前较为少见的综合疾病,它包括气囊肿征、气腹征、盆腔高密度征、气囊肿间位征及肠管改变等主要征象。近年国内学者以肠气囊肿症报道的文章逐渐增多“-”,但提出腹腔综合征者尚未见到。为了提高对本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我们收集了有完囊资料的肺气囊肿症48例,均经临床、X线、手术和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着重对本病的命名、临床及X钱表现进行分析讨论。1一投资调1.1性别与年龄:本组48例中.男40例,女8例,男女之比5:1,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对岁,以青壮年发病串最高。1.2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