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41.
孙卫红  刘娟 《江西医药》2009,44(3):237-238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1989~2008年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骨科疾病14例,占48.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各3例,骨转移癌4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误诊为泌尿系统疾病5例,占17.2%,其中肾功能不全3例,尿毒症1例,泌尿系感染1例;误诊呼吸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脑血管意外各2例,各占7%,其他误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肝硬化、多发性神经炎各1例,各占3.4%。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易导致误诊。系统分析、全面检查是减少误诊的重要方法,对可疑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X线检查、血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42.
798例M蛋白阳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798例M蛋白阳性病例的分析,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分析M蛋白阳性患者的病种分布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多发性骨髓瘤(MM)与非MM首发症状的比较,以及MM各型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差异与非MM患者M蛋白的特点。结果M蛋白阳性的病例中,MM648例(81.2%),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34例(4.3%),良性或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疾病116例(14.5%)。患者平均年龄58.3岁,男、女性别病种分布无差异性。MM首发症状以腰酸、骨痛为主,非MM则以发热、纳差、乏力为主,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MM中IgG型290例(44.8%),IgA型143例(22.1%),轻链型138例(21.3%),IgD型45例(6.9%),非分泌型30例(4.6%),双克隆型2例(0.3%)。除IgD型外,各型中κ和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良性或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者平均M蛋白含量(11.3±6.5)g/L,其中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55例,占M蛋白阳性患者的6.9%;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例,占4.4%。结论M蛋白阳性主要见于MM。此外,尚可见于MGUS、NHL、WM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43.
女性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诊治(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对48例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平均年龄14.5岁,有16例病人行单纯肿瘤切除术,24例行瘤体及周围适量腺体切除,8例行乳房区段切除加乳房成形术。结果 术后无并发切口出血、皮下积液、乳头坏死及切口感染发生,有6例在6个月后复发,复发率为12.5%。结论 发病年龄是诊断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的主要依据,提倡选择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减少肿瘤复发,并尽量保持乳房的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244.
目的:观察痰定眩汤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内耳眩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加用痰定眩汤.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时间、发作次数、发作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右椎动脉、左椎动脉、基底动...  相似文献   
245.
胃癌组织中C-erbB-2、p53、PCNA和P-g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198例胃癌组织中C-erbB-2、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糖蛋白(P-gp)进行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联合检测C-erbB-2、p53、PCNA和P-gp对判断胃癌的发展、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耐药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