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丹  定正超  尚炯炯  李蕾 《中国康复》2003,18(3):142-143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 6 8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 ,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6 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 5 6例 (82 .35 % )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 (BIF) ,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 (ICA) ;梗死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对侧严重 ,检出斑块与脑梗死部位存在显著同侧相关性 (P <0 0 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并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ERCP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的治疗性ERCP的糖尿病患者52例,对其进行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的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并对比其入院时、围手术期及出院时的血糖情况。结果 52例患者经围手术期加强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出院时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优于入院时及围手术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ERCP治疗,没有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结论对糖尿病患者ERCP围手术期治疗加强血糖控制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万名流动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检测,对不同型别HPV的感染状况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流动妇女宫颈癌筛查寻找参考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各区符合条件的妇女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深圳市10 082名流动妇女HPV总感染率为7.5%,HPV的16种型别均有检出。感染最多的型别依次是HPV16(1.4%),HPV52(1.2%),HPV58(1.0%)。感染率在各年龄段、各职业、各教育程度和不同的性生活年限的分布中皆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对流动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了解流动妇女HPV感染现状,有利于国家制定良好的宫颈癌筛查政策。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MRI征象及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并伴有T2WI周围低信号环是其特征性表现,T2*及DWI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MRI平扫并结合T2*或DWI序列对准确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MRI征象及与病理状态的关系。结果: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异性,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并伴有T2 WI 周围低信号环是其特征性表现,T2*及DWI可以增加病灶的检出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MRI平扫并结合T2*或DWI序列对准确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皮肤伸展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较大缺损常难以直接缝合,已有多种方法修复皮肤软组织,如各种带血管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或皮片移植等,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区损伤、美观障碍、继发肢体关节僵硬挛缩及皮瓣感觉功能差等缺点。我们自2001年2月~2004年10月,采用皮肤伸展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2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王毅  姜丹  付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8):894-895
目的 :探讨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贝复济行瘘管通过 ,贝复济蘸碘仿根管消毒。结果 :贝复济行根管通过 ,根管消毒一周后 ,治疗组瘘管愈合率 86 .92 % ,对照组瘘管愈合率 5 1.5 1% ,两者对比 P<0 .0 1。结论 :贝复济治疗瘘管型根尖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9.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ILF技术对1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JOA评分及VA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随访6-24(15.67±4.98)个月,JOA评分术前平均(5.83±1.4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1);VAS评分术前平均(9.17±0.72)分,术后平均(0.42±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1,P〈0.01)。结论应用TILF方法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0.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复杂创面修复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对52例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VSD治疗,负压吸引直至创面新鲜后经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覆盖修复。结果 52例创面均愈合良好。并发症:引流通路堵塞6例,膜下积液4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复杂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是显微皮瓣技术的辅助及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