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小麦麸皮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小麦麸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方法分离小麦麸皮的乙醇提取物.结果 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过鉴定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5-十七烷基间苯二酚(5-hepta-decylresorcinol,Ⅲ)、5-十九烷基间苯二酚(5-nonadecylresorcino1.Ⅳ)、5-二十一烷基问苯二酚(5-heneicosylresorcinol,Ⅴ)、5-二十三烷基间苯二酚(5-tricosylresorcinol,Ⅵ)、5-二十五烷基问苯二酚(5-pentacosylresorcinol,Ⅶ)、伞花耳草苷(corymboside,Ⅶ)、异伞花耳草苷(isocorymboside,Ⅸ)、反式-3,4-二甲氧基肉桂酸(trans-3,4-dimethoxycin'namic acid,Ⅹ)、阿魏酸(ferulic acid,Ⅺ)、芹菜素(apigenin,XII).结论 化合物Ⅰ、Ⅱ、Ⅸ、Ⅹ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2.
本文检测了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AP。结果表明: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A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急性肝炎(甲型)入院前后血清IAI,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IAP可作为急性病毒肝炎(甲型)和重症肝炎伴晚期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采用离体实验方法,观察了几种急性胰腺炎的致失因子对大鼠胰腺组织、胰腺腺泡、全血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及氧自由基清除剂SOD、CAT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胆汁酸盐(胰蛋白酶、内毒素均能不同程度地加强胰腺组织、腺泡及血浆的脂质过氧化作用,SOD和CAT有明显保护作用,减轻致炎因子对胰腺腺泡的损伤。  相似文献   
44.
最近MAC(monitored anasethesia care监护麻醉处理)概念的提出,为我们对局麻监护病人应用麻醉技术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临床上局麻病人常会有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等,若病人焦虑,手术疼痛刺激等不利因素常可诱发严重的异外和/或并发症,如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使得手术不得不中断或延期。我科对局  相似文献   
45.
刘学元  李德华  单伟  姜东 《山东医药》2012,52(4):49-51,122
目的探讨单独和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维甲酸(RA)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hUCMSCs由天津国家干细胞中心提供。取传至第3代的hUCMSCs,根据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诱导剂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bFGF组,加入20 ng/mL bFGF;RA组,加入0.5μg/mL RA;RA+bFGF组,加入0.5μg/mL RA和20 ng/mL bFGF。细胞诱导培养后第12 d,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前体细胞标记物Nestin、神经元标记物β-TubulinⅢ、神经胶质细胞标记物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每组随机选择8个视野计算阳性细胞数,比较各组细胞阳性表达比例。结果空白对照组和bFGF组细胞诱导后形态变化不明显,Nestin和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均较低,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别。RA组和RA+bFGF组细胞诱导第12 d后,细胞胞质以胞核为中心收缩,部分胞质收缩形成细胞的突起,突起之间有网状连接,具有典型的神经元样形态;RA+bFGF组的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比RA组显著增高(P<0.01)。实验各组GFAP表达阳性率均较低,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A能促进hUC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单独使用bFGF并没有明显效果,而RA联合bFGF能显著促进hUCMSCs向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46.
例1,男,25岁.4个月前自楼梯跌落,在我院拟行右髌骨骨折下肢长管形石膏外固定,3月后去石膏扶拐行走,发现右下肢短缩、跛行.查体:身体肥胖,双下肢粗壮,双膝关节活动可,右下肢呈短缩畸形,较左下肢短缩5 cm.X光片示:右股骨干中段骨折,两断端重叠愈合,未见成角.临床诊断:右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入院后予断骨牵引,2周后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3H-TdR释放试验,观察了SAV和CPV对不同肿瘤病人外周血NK细胞的体外刺激效应。结果表明,在受到SAV和(或)CPV刺激后,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且与其分泌NKCF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8.
基于眼动信号的便携式无线智能交互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由于无法控制四肢操控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与外界交流,因此很难融入信息化的社会。设计一个基于眼动信号的便携式无线智能交互系统,帮助使用者利用自身眼动信号控制电子设备,实现与外界的沟通。该系统包含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部分,模拟电路实现眼动信号的滤波、放大等处理,数字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实现对信号的实时分析处理,主要包括采用基于短时能量的端点获得信号活动段的起止位置,并将位置、幅值、波峰数等作为信号特征选择量,然后采用过零点分析和动态阈值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眼动信号,利用状态机定义不同类型的眼部信号与电子设备中鼠标动作的对应关系。选择15名使用者进行试验测试,要求被试根据随机指令控制眼部实现5个不同动作,包括眼球向上看、向下看、向左看、向右看、主动眨眼,每个动作共执行100次。测试结果表明,每个眼部动作平均识别准确率大于94%,最低平均信息传输率大于22 bits/min,因此能够利用眼动信号代替鼠标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实现字符输入、拨打电话、听音乐以及浏览网页等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玉竹多糖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玉竹多糖抗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中药延缓衰老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5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完成。取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0.5g/kg,1g/kg,2g/kg的玉竹多糖治疗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0g/LD-半乳糖0.5mL,连续6周。同时治疗组腹腔分别注射0.5g/kg,1g/kg,2g/kg3种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给予治疗,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每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6周后,麻醉下将小鼠摘除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在4℃下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待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将小鼠称质量并剖取小鼠胸腺和脾脏,用电子天平称质量,以脏器湿质量(mg/g)表示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50只实验动物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151.39±41.74),(338.39±32.42)μU/L;(13.56±2.06),(5.36±0.47)μmol/L;F=3.239,P<0.05];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下降[(2.19±0.90),(3.86±0.63)mg/g;(4.16±1.42),(6.48±1.49)mg/g;]。②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2g/kg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443.21±42.70)μU/L,(5.55±0.88)μmol/L;F=4.727,P<0.01或F=3.254,P<0.05]。3种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均能提高脾指数,但3个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玉竹多糖可能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减轻对机体组织的损伤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50.
玉竹多糖抗衰老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玉竹多糖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探讨玉竹多糖抗衰老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中药延缓衰老的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5锦州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完成。取昆明小鼠5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0.5g/kg,1e/kg,2g/kg的玉竹多糖治疗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50g/L D-半乳糖0.5mL,连续6周。同时治疗组腹腔分别注射0.5g/kg,1e/kg,2g/kg3种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给予治疗,正常对照组和衰老模型组每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6周后,麻醉下将小鼠摘除眼球取血,常规分离血清,在4℃下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待测。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将小鼠称质量并剖取小鼠胸腺和脾脏,用电子天平称质量,以脏器湿质量(mg/g表示小鼠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50只实验动物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151.39&;#177;41.74),(338.39&;#177;32.42)μU/L;(13.56&;#177;2.06),(5.36&;#177;0.47)μmol/L;F=3.239。P〈0.05];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下降[(2.19&;#177;0.90),(3.86&;#177;0.63)mg/g;(4.16&;#177;1.42),(6.48&;#177;1.49)mg/g]。②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玉竹多糖2g/kg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443.21&;#177;42.70)μU/L。(5.55&;#177;0.88)μmol/L;F=4.727,P〈0.01或F=3.254,P〈0.05]。3种不同剂量的玉竹多糖均能提高脾指数,但3个冶疗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玉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玉竹多糖可能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丙二醛含量。从而减轻对机体组织的损伤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