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5篇
  2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指导临床技能操作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的重要教学模式,旨在规范和提升住培医师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培养独立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诊疗思维水平,但目前缺乏成熟的实施指引。为更好地发挥指导临床技能操作的作用,广东省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广东省部分住培教学专家,参考省内各大医学院校的经验,结合专家组的临床教学体会,形成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临床技能操作实施指引,供广东省住培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为促进临床创新与专利转化, 宁波市第一医院构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 优化临床创新与转化资源供给, 探索临床创新与转化管理新路径。方法通过基于Springboot微服务架构, 实现的云数据平台管理医疗器械创新研究、专利申报与转化一系列过程, 具体阐述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与实践, 并探讨平台建设中的问题。结果自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运行以来, 已被临床医护、企业和第三方代理公司接受和认可, 缩短创新项目的研发与转化时间。结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管理信息平台, 促进临床创新项目产出与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83.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动脉瘤和视神经视网膜炎(IRVAN)综合征是一种稀有但是公认的临床疾病。该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分支动脉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动脉瘤,患者视力在患病后急剧下降,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临床分期等问题许多临床医生尚不熟悉。IRVAN的治疗上尚无明确的统一的指南,多数文献为个案病例报告,患者预后视力多相差很大。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案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糖皮质激素口服或眼内注射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方法。如何在不同时期,不同病情的患者中选择合理的疗法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困难。本文总结了近20年国内外所有IRVAN综合征报道的相关文献,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诊断和治疗IRVAN综合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地指导医师教学查房培训的效果, 为改进教学查房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6月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科专业基地的38名指导医师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大班授课式的教学查房培训, 统计培训后不同时段教学督导对他们教学查房的评分, 并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培训, 2020至2022年, 教学督导对指导医师教学查房的评分总分分别为(76.84±7.83)分、(78.89±6.74)分、(82.83±5.10)分, "培养住院医师教学能力"项目评分分别为(3.05±1.00)分、(3.78±0.67)分、(4.08±0.51)分, "指导住院医师读片和分析各种报告单,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诊疗思路"项目的评分分别为(3.62±0.64)分、(3.89±0.61)分、(4.17±0.72)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合病例, 联系理论基础, 讲解疑难问题和介绍医学的新进展"项目的评分分别为(3.97±0.50)分、(3.89±0.33)分、(3.75±0.75)分, "能够结合病例有层次地...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零缺陷护理应用于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的效果。方法 70例接受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学科协作的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O2、 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零缺陷护理应用于高频振荡通气新生儿中可提高干预效果,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帕拉米韦在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甲型流感患儿共30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分为帕拉米韦治疗组(150例)和奥司他韦治疗组(150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缓解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中位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7.9 h和42.7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325、P < 0.001);两组患儿中位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17.8 h和22.3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9.365、P < 0.001)。两组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帕拉米韦治疗组和奥司他韦治疗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和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349、P= 0.246)。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消退。 结论帕拉米韦治疗儿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肩关节镜手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R组(对照组)、D1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和D2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7 μg/(kg·h)],每组30例。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注入0.375%(体积分数)罗哌卡因10 mL,评价臂丛阻滞效果后进行全身麻醉。D1组和D2组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0 μg/kg,10 min内泵注完毕后分别以0.2 μg/(kg·h)、0.7 μg/(kg·h)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药。记录各组臂丛阻滞的镇痛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术后首次疼痛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24 h内补救镇痛次数,同时记录各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给药后10 min(T1)、给药后30 min(T2)、停药时(T3)、术毕时(T4)及气管拔管时(T5)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与R组相比,D1组和D2组的镇痛持续时间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D1和D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的T1~T5各时点的心率、收缩压明显降低(P<0.01)。与D1组比较,D2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延长臂丛阻滞的镇痛时间和感觉阻滞时间,有效抑制术中应激反应,为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其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安全性更高,临床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术中喉返神经神经监测技术在复杂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复杂甲状腺/甲状旁腺手术患者共123例,其中喉返神经监测组63例(INOM组),常规手术暴露组60例(对照组),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是否行气管切开、术后有无新发喉返神经损伤、呼吸困难等。结果INOM组新发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2/63,3.2%)显著低于对照组(9/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INOM组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率(0%)与对照组(3.3%)无明显差异(P=0.455)。结论INOM可以在术中准确定位喉返神经,降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同时能精准判断神经功能,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又可降低因保守观察导致的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9.
了解影响患者理性及信任度的相关因素,提出应对措施,引导患者理性参与医疗过程。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绘制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潜在变量路径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模型适配度指数达到标准要求,模型拟合较好,患者有限理性与患者信任度正向影响患者整体感知,促使患者产生积极的行为意向。结论本研究为评估患者有限理性,提高患者信任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生生源特点,并在"双一流"背景下探讨提高医学研究生招生质量的策略。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至2019年研究生生源数据进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个案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统计学检验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研究生平均报录比为4.9∶1。总体第一志愿录取率为76.9%(450/585),第一志愿录取率稳步升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与非重点专科间的差距缩小。生源地理分布以华北占30%(175/585)、华东占28%(164/585)为主。录取组考生具有六级英语成绩高(505 vs. 480,Z=-5.86,P<0.001)、年龄小(24 vs. 25,Z=-8.15,P<0.001)等特点。录取组来自"985"或"211"或双一流高校、发明专利、大会发言、省部级以上获奖的比例均高于非录取组。结论 应继续完善学科调整优化机制,适当加大全国范围招生宣传,加强对综合素质的选拔,以一流学科建设为轴心,不断提升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