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17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黔南州生活饮用水水质27年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黔南州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开展水体环境治理,控制水源性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80~1983、1984~1986年分别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方法》第1版、第2版,1987~2006按照GB5750-85《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法》。对黔南州12县(市)11种水源1115份水样的23项指标进行检测。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黔南州生活饮用水的毒理学指标除个别水样的氟化物、砷、硝酸盐氮超标外,其余指标均属良好;化学指标除极少部分水样pH值、锌、总硬度、铁、锰、耗氧量超标外,铜、挥发酚类、硫酸盐、氯化物等均属良好;感官指标部分超标;细菌学指标超标率较高,尤其是总大肠菌群。12县(市)中,都匀市水质较好,平塘县、福泉市、龙里县、长顺县其次,瓮安县、罗甸县、惠水县、荔波县、独山县、三都县再次,贵定县较差。11种水源中,深井水(含机井水)水质较好,自来水次之,水库水再次,泉水、浅井水(含井水)、溶洞水、河水、湖水、沟水和溪水较差,塘水最差。影响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细菌污染。[结论]黔南州生活饮用水水质逐年较好,但仍存在问题,应加强水源监督管理,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2.
紫杉醇PLGA微球制备及荷Hep-2喉癌裸鼠体内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1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并评估紫杉醇微球瘤内直接注射对裸鼠Hep-2移植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性质,并对Hep-2移植瘤分别采用紫杉醇针剂腹腔内多次注射、紫杉醇针剂瘤内一次注射和紫杉醇微球瘤内一次注射治疗。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53%、97.29%、42.72μm和0.95。药物体外释放30d累计释放达到53.53%。给药3周后,与生理盐水瘤内注射组相比,紫杉醇治疗各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减小(P〈0.05),肿瘤体积3倍增时间(TT)均明显延长(P〈0.01);低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紫杉醇针剂瘤内和腹腔注射组(P〈0.05);高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其它紫杉醇治疗各组(P〈0.01)。紫杉醇针剂腹腔给药组、紫杉醇针剂瘤内注射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微球瘤内注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99%,39.37%,47.83%和59.90%。PLGA空白微球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实验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紫杉醇PLGA微球满足缓释长效的要求,肿瘤内直接注射该多聚物给药系统可提高紫杉醇抗喉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23.
荚德水  姚明 《肿瘤》2008,28(4):363-366
体内生物发光成像(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非侵入性、定量及实时动态监测活体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一个完整的生物发光成像过程,包括构建荧光素酶(luciferase)报告基因,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再将此细胞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而可以在体外通过敏感的光学检测系统检测到动物体内特定部位所发出的光。生物发光成像能够示踪特定细胞(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和细菌等)在体内的迁移,反映特定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以及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等。本文主要就生物发光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相关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4,ANGPTL4)基因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9种不同肝癌细胞及永生化肝细胞中ANGPTL4的表达水平;选择ANGPTL4低表达的Huh-7、MHCC—LM3和中度表达的MHCC-97L共3个肝癌细胞株,以pEGFP-N1质粒为载体,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转染ANGPTL4基因,用G418筛选结合FCM法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筛选,建立过表达ANGPTL4的稳定细胞株。制备细胞芯片,用Ki-67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3个稳定细胞株的体外增殖率,用裸小鼠体内成瘤实验观察ANGPTL4对这3个细胞株在裸小鼠体内生长的影响。结果:ANGPTL4mRNA在未转染肝癌细胞Huh-7和MHCC-LM3中低表达,在MHCC-97L细胞中中度表达,在Hep3B细胞中高表达。细胞芯片检测结果表明,与空载体组相比,稳定过表达ANGFFL4的Huh-7细胞体外增殖率较低(P=0.00074),而稳定过表达ANGPTL4的MHCC—LM3(P=0.07308)和MHCC-97L(P=0.01152)细胞株的体外增殖率则较高。体内实验证实,ANGPTL4可以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P=0.00110),而促进MHCC-LM3细胞(P=0.05750)和MHCC-97L细胞(P=0.01891)的裸鼠体内成瘤。结论:ANGPTL4对不同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有不同影响,而对同一种细胞株体内和体外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裸小鼠术后转移模型,为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首先建立27只裸小鼠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长至20 mm左右时18只裸小鼠手术切除皮下肿瘤建立术后转移动物模型,其余9只作为对照组,动物处于濒死状态时进行大体解剖观察远处脏器转移,并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了人脑星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转移模型,动物的平均寿命约67.3 d,肺表面可见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透明结节,平均肺重为0.83±0.30g,肺转移率达100%(18/18),胸腔淋巴结转移率达66.67%(12/18),1只动物出现心内转移.对照组动物的平均荷瘤寿命为56 d,1只动物出现肺转移,肺转移率为11.11%(1/9),平均肺重为0.41±0.12 g.结论 本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自发远处转移的过程,为脑胶质瘤的转移机理及抗转移治疗等相关实验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6.
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妊娠合并烧伤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妊娠合并烧伤治疗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9岁。主诉进行性双侧下肢麻木4个月、无力2个月,于2008年3月13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07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底麻木,逐渐向近端发展;1个月后进展至双膝水平,不伴肢体疼痛、无力;2个月后出现双侧下肢无力,上、下楼需扶栏杆,至2008年1月底发展为双  相似文献   
28.
胫骨癌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胫骨癌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情况,探讨骨癌痛产生与维持的机制.方法 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经大鼠体内腹水传代增殖,种植于大鼠左侧胫骨建立胫骨癌痛模型.雌性SD大鼠35只,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5)、热杀死肿瘤细胞组(K组.n=15)、胫骨癌痛组(P组,n=15).C组选取5只大鼠,K组和P组于种植后第6天、第12天和第18天随机取5只大鼠测定左后足机械痛阈,随后处死大鼠,取左侧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K组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及左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组比较,P组于种植癌细胞后第6天、第12天及第18天时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降低,左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升高(P<0.01).与种植癌细胞后第6天比较,种植癌细胞后第12、18天时P组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下降,左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升高(P<0.01),而P组种植癌细胞后第12天与第18天比较,大鼠左后足机械痛阈与脊髓背角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胫骨癌痛的产生与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29.
30.
镰状细胞病(SickleCellThsease)系血红蛋白肽链质的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多见于中部非洲的黑人,在我国罕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常易长期误诊,现总结在西部非洲马里卡地国家医院收治的14例已确诊本病的临床资料,并讨论其主要的神经系统表现。1lk床资料14例中女9例,男5例;年龄3~60岁,平均年龄24.9岁,其中15岁以下6例,16~30岁4例,31岁以上4例;本组神经系统相关表现:游走性或持续性骨关节疼痛7例,便秘7例,急性腹痛5例,伴恶心呕吐4例,下肢无力并感觉异常3例,全身酸痛合并四肢感觉异常、抽搐样发作2例,发作性烦躁、幻觉或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