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81.
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2.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属现代医学名词.古代尚未发明血压计,还不可能有"高血压"的概念.故现代中医必须借鉴有关高血压病的疾病学知识,从其主要临床表现入手,围绕古代医籍中"眩晕"、"头风"、"中风"等相关病名的内容挖掘、继承,并予总结、提高.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规范了常见中医病名的定义,将高血压的中医病名对应为"风眩".  相似文献   
83.
老年病诊治经验荟萃:高血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蜀华 《江苏中医药》2004,25(10):11-12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症等躯体疾病的困扰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纠缠,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日益加重。防治老年病,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已刻不容缓。中医学在老年病防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确有其独到之处。值此“十一国际老人节”、“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我们精心策划了“老年频道”这档专栏,特邀部分中医老年病学专家、学者撰写了相关文稿,以期对老年病的防治起一定指导或辅助作用,推动中医老年病学的健康发展。希望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4.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多肽或低分子糖蛋白,通过与相应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局部或全身发挥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和平衡的失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CHF的  相似文献   
85.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5年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中药单方及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的机制,涉及调脂、抗脂质过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功能、抗炎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6.
自拟芎膝汤治疗偏头痛5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礼美  唐蜀华 《陕西中医》2002,23(6):508-510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芎膝汤 (川芎、牛膝、蔓荆子、桃仁等 )治疗偏头痛 5 2例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芬必得、麦角胺、西比灵、心得安治疗 5 2例。结果 :芎膝汤近期痊愈率 65 .4% ,总有效率 92 .3% ,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 P<0 .0 5 )。提示 :本方具有治疗偏头痛、改善偏头痛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瘀热证候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瘀热证候在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表现.方法:共观察高血压患者92例,采用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根据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分为伴胰岛素抵抗的IR组和不伴胰岛素抵抗的NIR组,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检测及瘀热证候积分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但IR组空腹胰岛素、HOMA-IR及瘀热证候积分明显高于NIR组(P<0.05),空腹胰岛素、HOMA-IR与瘀热证候积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存在瘀热为患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88.
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ET、NO、CRP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养心氏对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养心氏片,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38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1片,每日3次。服药前后记录ET、NO、CRP、心绞痛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情况。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ET、NO、CRP均明显改善,ET由(67.47±15.72)pg/mL改善为(37.97±7.82)pg/mL,NO由(78.24±13.81)μmol/mL改善为(96.25±12.72)μmol/mL,CRP由(5.31±2.02)mg/L改善为(3.42±2.17)mg/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养心氏治疗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疗效明显,能明显降低ET、NO、CRP,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9.
中医学院的学生通过几年的课堂学习,能否较好地掌握辨证施治,能否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毕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内科门诊所占时间比重大,接触病种和患者数量多,如何抓好这一环节,对提高实习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0.
作为现代中医 ,临证实施中、西医“双重诊断”,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尤其对于急危重症、疑难病症 ,不能动摇。“双重诊断”是患者的呼唤 ,法规、法律的指向 ,“双重诊断”功在病人 ,也利在医生 ,并且是合理应用中、西医治疗手段的前提。中西医毕竟共处于医学科学的矛盾统一体内 ,其研究的疾病对象是共同的 ,因而中、西医各自的诊断方法、诊断内容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转化、互相统一。通过辨主症、辨病名、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 (病理生理 )、辨病性、辨疗程七个方面的分析 ,表明西医“辨病”(指西医的诊断及其方法 )可以帮助中医“辨证”(泛指中医诊断 ) ,借鉴西医“辨病”的方法和内容 ,关系中医自身学术的发展 ,尤其是中医“辨证”的客观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