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350篇
内科学   2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609篇
预防医学   23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54篇
  6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关系。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327例患者行肝脏穿刺取肝脏组织作病理检查,并对实验室、超声波和临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着ALT的逐渐升高,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也随之升高;(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随着GLB的增高有加重趋势;(3)HBV DNA定量在103~105和105~107两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HBV DNA定量<103和>107两组有加重趋势;(4)超声检测脾脏,其脾斜径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S1~S4)而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活动度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存在一定差异,故无禁忌证者应行肝活检,特别是对于中、重度的患者,更应该行肝穿活检,以明确诊断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人群HBV感染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产科2013年785名产妇HB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产妇785名,年龄17~49岁,平均27.09±4.24岁。HBsAg阳性的现症感染者33例(4.20%),单项抗-HBs阳性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218例(27.77%),抗-HBc 阳性的既往感染者196例(24.97%),HBV-M标志全阴的无免疫者338例(43.06%)。与1992年国家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的孕妇相比,1992年以后出生的孕妇单项抗-HBs阳性率(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显著增高(39.66%和26.82%,P=0.036),既往 HBV 感染率显著降低(13.79%和25.86%,P=0.041),但 HBsAg阳性率(现症感染率)与 HBV-M标志全阴率在1992年前后出生的孕龄女性之间尚无显著差异(P=0.296与P=0.587)。结论泰州地区孕龄女性的乙型肝炎无免疫率以及实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 HBV感染率仍较高。做好孕龄产妇 HBV感染状况筛查,改进与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质量与覆盖率将提高人群 HBV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3.
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肝脏损伤等。现代研究发现,栀子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和有机酸酯类等。栀子苷是从栀子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具有抗感染、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栀子苷可恢复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和活化,减少炎症递质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发挥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4.
栀子苷是中药栀子的主要药用活性成分,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报道栀子苷具有一定的肝毒性。研究表明,栀子苷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是多方面的,其能够调节肝微粒体酶的活性;诱导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调控相关肝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因子的释放;此外,栀子苷对氧化应激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清除肝组织内的自由基,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促进脂肪代谢,对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栀子苷产生肝毒性作用是由患者个体的差异性、给药途径不同、给药剂量不同、肠道内pH差异造成的。栀子苷造成肝毒性的机制与其半缩醛结构相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Cs)成虫酸性磷酸酶 (acid phosphatase, AP)进行克隆、表达、生物学特征分析、组织定位及膜抗原/排泄分泌抗原鉴定。方法:对CsA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及明胶酶谱分析。结果:从Cs cDNA文库中筛选出编码AP新基因,全长1 410 bp,重组并由大肠杆菌表达、纯化,得到分子量为55 kD的重组蛋白CsAP。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CsAP既是膜抗原又是分泌排泄抗原;免疫组化显示,CsAP荧光显示于成虫的表皮层和肠支,在囊蚴也有显示,在雷蚴和尾蚴未显示荧光;ELISA分析表明CsAP识别华支睾吸虫病人和日本血吸虫病人存在吸虫间的交叉免疫反应,CsAP及粗抗原识别轻、中、重度感染程度华支睾吸虫病人的差别不明显。重组蛋白免疫大鼠后,总IgG抗体滴度于3周达较高峰,抗体效价大于1∶25 600。明胶降解实验表明:CsAP具降解胶原能力。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CsAP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但血清诊断价值不理想;CsAP可能既是膜抗原,又是排泄分泌抗原。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探讨北柴胡多糖(BCP)对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8.
最近,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表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 [1] (以下简称《指南》),以减少HBV的母婴传播。《指南》发表后,相关杂志刊登了学术讨论文章 [2-3] ,营造了学术争鸣环境,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术水平。笔者就服用替诺福韦酯(TDF)、替比夫定(LdT)等抗病毒药物或使用干扰素期间意外妊娠等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48/45在中缅边境地区的基因多态性和自然选择特点。方法 提取39例来自中缅边境主要流行区(Laiza)的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nest-PCR)扩增Pvs48/45基因开放阅读区(Open reading frame, ORF);通过MEGA 4.0、DnaSP v5.10和NETWORK 4.6对Pvs48/45基因多态性和自然选择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了6个突变位点,均为非同义突变(E35K ,H211N ,K250N ,D335Y,A376T,K418R),导致了5种单倍型;Pvs48/45基因的核苷酸多态性水平极低(π=0.00064),CRDⅢ区最高(π=0.00163);多种中性检验均表明Pvs48/45基因处于平衡选择;种群进化分析和单倍型网络图显示Pvs48/45具有较强的地理分化,且H2型为中缅边境地区频率最高的单倍型。结论 Pvs48/45在中缅边境地区遗传多样性很低,且在进化过程中经历平衡选择,提示其可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靶点;Pvs48/45在全球具有较强的地理分化,应根据地区遗传特点开发更加有效的传播阻断疫苗。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