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61.
目的探讨外源17β-雌二醇对去卵巢SD大鼠小肠动力的作用。方法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体内研究给予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后,单向方差分析比较在体小肠推进比的差异,了解小肠传输功能的变化;体外研究制作小肠肠段,采用张力转换仪及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量该肠段在10-4mol/L卡巴胆碱作用后,按浓度梯度依次加入17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Fulvestrant)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向方差分析离体小肠肠段张力的改变。结果 (1)17β-雌二醇可降低去卵巢SD大鼠小肠推进比,且随其浓度增高而增强(P<0.01)。(2)单纯加入10-4mol/L的卡巴胆碱可以使去卵巢SD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张力增强,17β-雌二醇可抑制此效应,且随其浓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步增强(P<0.01),该抑制作用可被同浓度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氟维司群明显抵消(P<0.01)。结论 (1)17β-雌二醇可抑制去卵巢SD大鼠的小肠传输功能,并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可能在小肠动力减弱中起一定作用。(2)17β-雌二醇可抑制去卵巢SD大鼠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与浓度呈正相关;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与小肠平滑肌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法对急性脑梗死大鼠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神经元微观形态的影响,为化痰通络法防治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化痰通络法联合rt-PA组(每组又分6,24 h,3,7d4个时相),采用自身栓子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 CAO),化痰通络法结合rt-PA组于血栓注入后3h一次性由尾静脉缓慢注入2 mL 0.9%生理盐水+5.67 mg· kg-1rt-PA,并分别给予高、低剂量化痰通络方灌胃治疗(2.88,1.44 g·kg-1),每日2次.对大鼠不同时相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通过光电镜对大脑皮质缺血区神经元进行形态观察.结果:Bederson's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其中以rt-PA联合化痰通络方低、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最为明显(P<0.05).光镜下,在同一时相中,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皮质神经元少量变性,组问并无显著差别.同组不同时相比较,以7d神经元变性最多.电镜下,在同一时相中,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均起到保护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的作用,但以化痰通络方联合rt-PA组更为显著.同组不同时相比较,以24 h神经元水肿最为严重,7d神经元破坏最为严重.各组横向比较,以化痰通络方联合rt-PA高剂量组24 h时相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最好,化痰通络方联合rt-PA低剂量组3d和7d对神经元形态保护为最佳.结论:化痰通络法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皮质微观形态学变化,同时针对溶栓后不同时相调整中药的用药剂量,可以更好的减轻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周震 《河北中医》2014,(4):600-601
膈,广泛出现于中医文献中,那么中医所言“膈”具体位置何在,与脏腑有何关系,以及其功用都值得思考,笔者就此略谈管见,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索补锌对睡眠剥夺(SD)后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制作大鼠SD模型,3天后通过Y-型迷宫行为测试结合NADPH-d组化与免疫组化ABC法,分别观察大鼠海马结构不同亚区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D组大鼠迷宫实验学会次数(89.3±25.3)较正常对照组大鼠(67.1±29.3)增加(t=1.81,P<0.05),补牛磺酸锌(5.9g/kg饲料牛磺酸锌水平)组大鼠的迷宫实验学会次数(71.9±21.4)较SD组减少(t=1.66,P<0.05)。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的NOS(CA1:32.6±2.1;CA3:20.5±1.8;DG:27.5±1.8)活性和nNOS蛋白(CA1:68.3±4.1;CA3:41.7±2.5;DG:44.4±2.8)表达相比,SD组大鼠海马结构各亚区NOS(CA1:14.8±1.2;CA3:10.6±1.0;DG:13.1±1.3)活性和CA1区与齿状回nNOS蛋白(CA1:51.3±3.6;DG:41.6±2.7)表达减少(P<0.05),CA3区nNOS蛋白变化不明显(38.1±4.8,P>0.05)。与SD组大鼠相比,补牛磺酸锌组大鼠海马结构不同亚区内的NOS表达增加(CA1:27.2±2.8;CA3:15.3±1.6;DG:21.8±1.9,P<0.05),CA1区的nNOS蛋白表达增加(60.1±3.4,P<0.05),CA3和齿状回nNOS表达变化不明显(CA3:39.6±4.9;DG:42.8±3.5,P>0.05)。结论:牛磺酸锌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促进作用,其机理可能与上调海马结构NOS、nNOS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6.
火针疗法治疗痛风临症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组由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增多过高或尿酸排泄障碍而产生高尿酸血症 ,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尿酸盐沉积于关节滑囊软骨及皮下组织等部位而引起痛风石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甚则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根据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痛风早期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主要为老年男性 (85~ 90 %)和绝经后妇女(5 %)。少数为先天酶缺陷和异常者。痛风性关节炎其病高峰在 30~ 5 0岁。不少病人…  相似文献   
67.
恶性肿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心理护理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下面对老年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1 开朗接受型  此型病人往往文化程度较高 ,性格开朗 ,对待疾病乐观积极 ,情绪稳定 ,能泰然处之 ,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可将病情告之病人 ,使其了解自身现状 ,有利于术前术后护理。2 焦虑恐惧型  此型病人性格内向 ,对康复缺乏信心 ,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身体不适。要注意不让病人接触病历 ,不能让他知道检查结果及诊断 ;争取家属的合作 ,在病人面前保…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复制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大鼠,经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法检测颈椎间盘相关炎症因子,以探讨"四天穴"针法对颈椎病外周炎症病理网络链中关键环节(包括炎性因子、疼痛、缺血缺氧、自由基释放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的经典造模方法,重复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经3个月诱导,该模型大鼠出现颈椎间盘退变,制成颈椎病模型。60只大鼠共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夹脊穴针刺组、四天穴针刺组),15只/组,经针刺干预后,于1、2、4周3个时间点,每次每组处死5只大鼠,后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ABC)观察对椎间盘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环氧合酶(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子生物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对椎间盘中IL-1βmRNA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四天穴针刺组与夹脊穴针刺组均可降低模型大鼠颈椎间盘内IL-1β、COX-2、iNOS的蛋白表达,降低IL-1βmRNA、iNOS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四天穴针刺组及夹脊穴针刺组在1、2、4周3个时间相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天穴针刺组间比较,在1、2、4周3个时间相中,4周组均极显著低于1周组(P<0.01);两针刺组间比较,部分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四天穴"针法对颈椎病外周炎症病理网络链中炎性因子表达、根性痛、缺血缺氧、自由基损伤等关键环节均有干预作用。[结论]"四天穴"针法能够减缓颈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其作用机制与减少或抑制椎间盘退变后外周炎症病理网络链中关键环节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9.
70.
周震  景斌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1,40(5):494-498,511
目的 比较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基于形变的形态学测量(deformation-based morphometry,DBM)在检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灰质异常及相应分类识别性能上的差异,为结构态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VBM和DBM对27例MCI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的磁共振结构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比较获得相应的组间结构异常脑区,并将异常脑区作为分类特征构建相应的MCI诊断识别模型,最终通过评价异常脑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类识别准确率来评估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 VBM和DBM均发现MCI患者在海马、海马旁回、杏仁核、岛叶等脑区发生结构改变,但VBM方法还在额中回、颞中回等脑区发现异常.VBM确定的结构异常得到了86.0%的最佳准确度,而DBM方法的准确度为77.2%,虽然在性能表现上稍差,但发现的特征与VBM的最优特征具有一致性.结论 VBM方法可以发现更多的MCI结构异常,而DBM方法则能发现具有较强敏感性的结构异常,因而提示在磁共振结构像研究中应将两者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