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 通过大规模测序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质粒基因组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其多态性.方法 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进化方法分析两个样本所含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类型及丰度的差异,研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 测序法获得两批数据,E1短序列总数为11 077 768,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为71 528(0.646%).E2短序列总数为9 377 792,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是49 944(0.532%).两个样本中共有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strB基因最多,其次是strA、aacC2.两个样本中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共发现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约50%为非同义突变.同一个位点的A、G二核苷酸多态现象常见.结论 此次样本中大肠埃希菌质粒上分布多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着大量的SNPs.  相似文献   
32.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及耐药特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特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纸片扩散法检测其中234株菌株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4年分离的775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76.5%,且主要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等科室;2005年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其他年份的分离株,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为阿米卡星与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MI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高,出现多药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高于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尿路感染革兰阴性病原菌构成情况,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医院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尿液中革兰阴性菌检出情况。用纸片扩散法(K-B法)分析检出革兰阴性病原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医院尿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共计247例。共检出革兰阴性细菌25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60株(62.5%),奇异变形杆菌38株(14.8%),铜绿假单胞菌26株(10.1%),肺炎克雷伯杆菌18株(7.0%),其它革兰阴性细菌16株(6.25%)。药敏试验中对头孢派酮/舒巴坦和美洛培南总耐药平均为1.61%,对三代头孢耐药率为(59.65~65.18)%,对阿米卡星、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6.84%、76.92%、61.53%和75.03%。结论医院尿路感染革兰阴性病原菌分布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对美洛培南、头孢派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性低。可作为治疗医院尿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推荐用药。对临床常用的三代头孢类、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高,使用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患者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梨支原体(Mpi)、解脲脲原体(Uu)以及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病例组(280例,其中宫颈炎120例,阴道炎100例,宫颈炎合并阴道炎60例)和对照组(280例)的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分别接种于改良SP-4和Uu、Mh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生化反应试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核酸序列测定予以鉴定.结果:①病例组分离出阳性菌株144株(占51.43%),其中Mf8株(占2.86%),Mpe7株(占2.50%),Uu 75株(占26.79%),Mh54株(占19.29%),未分离出Mpi;对照组仅分离出5株Uu(占1.79%).系列鉴定结果与培养结果一致.②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发酵支原体和穿通支原体的分离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宫颈炎组与阴道炎组间支原体的总分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与五种支原体感染有关;妇科炎症患者存在AIDS相关支原体感染,在临床诊治中应给予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35.
肠球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机率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31,自引:9,他引:22  
目的了解肠球菌引起医院感染的机率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对6年半来我院医院感染菌中肠球菌的比率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肠球菌在医院感染菌中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1年的4.4%上升到1997年上半年的14.1%,尤其是泌尿系统以外部位的感染明显增多,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呈高度耐药,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本地区肠道外标本分离的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此类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36株沙门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奈啶酸的敏感菌株分别为131株(96.3%)、123株(90.4%)、21株(15.4%).其中123株环丙沙星敏感株中奈啶酸耐药100株,占81.3%.结论虽然肠道外标本分离的沙门菌对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不高,但低敏株大量出现;对环丙沙星低敏菌株,应测奈啶酸的耐药性,以避免环丙沙星假敏感导致临床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现状,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2010年临床分离109株黏质沙雷菌的分布情况,VITEK-60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各年份分离数呈上升趋势。标本来源以痰液标本最多,占73.4%,其次为尿液标本,占12.8%、血液标本,占6.4%;黏质沙雷菌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大于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5.5%和22.0%。结论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对抗菌药物的总体敏感性较好,但出现较高比例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且不同种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性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5~2009年每年6~9月临床连续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共169株。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1、CTX-M-2、CTX-M-8、CTX-M-9、OXA Ⅰ、OXAⅡ、OXAⅢ、OXAⅣ和OXAV)。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 169株铜绿假单胞菌,经PCR方法检测,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阳性率为49.7%;169株PA中检出TEM、CTX-M-9、CTX-M-1、CTX-M-2、OXA Ⅰ、OXAⅣ、GES、OXAⅡ基因型各占32.0%,5.3%,4.7%,2.4%,1.8%,1.8%,1.2%,0.6%。在54株TEM阳性PA中,挑取同一病区不同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21株,利用PFGE分析其同源性,多呈现散发流行,仅三株具有同源性。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以TEM为主,GES、CTX-M-1、CTX-M-2、CTX-M-9、OXA Ⅰ、OXAⅡ、OXAⅣ等基因都有检出,未检出PER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大多无同源性,呈散发流行趋势,个别病区存在轻微的克隆播散现象。  相似文献   
3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mecA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rnecR1-mec I-mecA调控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完整的mecR1-mec I-mecA调控系统及mec启动子的菌株,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研究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突变株对氯霉素协同敏感(collateral sensitivity, CS)的相关特性,为基于协同敏感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庆大霉素通过梯度浓度平板对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进行体外实验诱导耐药(experimental evolution);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后耐药突变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分析抗菌药物间交叉敏感性;PCR检测诱导耐药菌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耐药(evolved gentamicin-resistant)菌株和亲本菌株对其协同敏感药物(氯霉素)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最后,测定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 结果显示4株粪肠球菌亲本菌株经过庆大霉素诱导后,对庆大霉素MICs升高了16~64倍,并对阿米卡星表现出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