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X线诊断的最佳测量方法。方法研究组为55例第5腰椎(the 5th lumbar verte-bra,L5)双侧峡部裂的男性招飞学生,对照组为127例无滑脱的同龄男性招飞学生,拍摄站立的侧位X线片,采用Gar-land、Meyerding、Taillard及作者提出的椎间隙中线垂线测量法(Mid-Intervertebral Perpendicular,MIP)测量并发滑脱的程度。对4种测量方法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中,Garland、Meyerding、Taillard和MIP法对L5滑脱的阳性率分别为81.8%(45/55)、58.2%(32/55)、87.3%(48/55)和94.5%(52/55),有统计学差异(P〈0.01)。Garland测量法对轻度的L5滑脱有较高假阳性率,Meyerding、Taillard、MIP 3种测量法诊断腰椎滑脱无假阳性结果。Garland、Meyerding、Taillard 3种测量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结果,用MIP测量法均得以纠正。结论在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X线测量中,MIP法对腰椎滑脱的检出率高且无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2.
周红云 《现代保健》2010,(32):137-138
中风作为现代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笔者通过170例中风患者的疗效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进而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下凝血酶注射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津南区咸水沽医院2014-2016年期间经皮股动脉穿刺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12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浓度为100 U/ml),直至瘤腔内充满血栓,血流消失。分析假性动脉瘤瘤体的大小、颈部长宽、凝血酶用量及疗效,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1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均位于右侧腹股沟区,瘤体平均大小为(4.5×2.8×2.5)cm3,瘤颈宽度为(2.5±1.0)mm,瘤颈长度为(5.2±0.7)mm,平均凝血酶用量为(150±70)U。12例均未出现感染、血栓、栓塞、出血、过敏反应等并发症。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超声实时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痛苦小,安全有效,可做为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间隙中线-垂线X线测量诊断脊柱滑脱的新方法,研究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研究组为88例腰5(L5)双侧峡部裂的招飞学生,对照组为157例无滑脱的同龄学生,取拍摄的站立侧位X线片,采用Meyerding、Garland、Taillard及笔者提出的椎间隙中分线三垂线测量方法(MIP);以椎间隙中线作通过下位椎体后上缘的垂线,以此界定上位椎体后下缘的位点,对两组进行脊柱滑脱的测量,比较分析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Meyerding法检出L5峡部裂并脊柱向前滑脱的阳性率为48.9%(43/88),Garland法为77.3%(68/88),Taillard法为81.8%(72/88),MIP法为92.1%(81/88),4种测量方法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Meyerding、Garland和Taillard测量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结果。对照组:只有Garland法检出L5脊柱向前滑脱12例(7.6%),其他3种方法测量均无向前滑脱,因此证实Garland法有较高假阳性率,后3种测量方法诊断脊柱滑脱无假阳性结果。结论笔者提出的MIP法划线测量简单、应用范围广、诊断准确,且方法简便、准确、实用,为目前脊柱滑脱的各种测量方法中检出率最高、确定滑脱的距离数值更为精细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俞益康  许超  姜献  周红云  范鑫  张文恺 《中国骨伤》2019,32(10):975-978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CDS)是以齿状突周围发生“冠状”钙化沉积为主要影像学表现,以头颈上部急性发作的疼痛、僵硬、发热甚至出现颈髓压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普遍被认为是晶体沉积病造成的。CDS的临床表现常常类似于脑膜炎,常常伴有血液中炎性标志物的升高,因此非常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临床上易被施以错误的或不必要治疗。目前CDS的诊断以CT中的影像学表现为“金标准”,治疗以NASIDs药物和皮质类固醇药物为主,其预后往往也是良好的,基本上发生此病的患者在3个月内其影像学表现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7.
探讨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和经验,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支持心理干预、放松训练。认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运用支持心理干预、坚持放松训练,才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全腹腔镜下会阴直肠癌切除2例,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切除1例,手助式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1例。结果: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的根治效果。且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三黄汤加味外洗在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10月-2016年10月以我院骨科收治的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入院的20例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运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将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入院的22例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患者作为治疗组,该组采用三黄汤加味外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为75.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感染控制率、首次植皮成功率分别为100.0%、100.0%、95.5%,对照组分别为65.0%、65.0%和65.0%,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率、感染控制率、首次植皮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黄汤加味外洗对控制跟腱术后感染效果明显,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段,除了疗效好、易于操作,还可以有效清除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组织良好生长,提高二期植皮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铁路系统参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体系的工作,以便更有效地控制SARS通过铁路交通工具传播扩散。[方法]总结福建铁路2003年防治SARS的做法、成绩及经验.形成统一有效的防治SARS管理体系。[结论]铁路系统应建立健全防治SARS的管理网络,做好车站、列车重点部位的防治工作,纳入防治SARS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