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褪黑素用药干预1周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腺、脾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脾TGF-β1mRNA表达明显下调,胸腺的则无明显变化,且胸腺及脾TGF-β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褪黑素干预后,大剂量组胸腺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小剂量组胸腺TGF-β1mRNA表达较荷瘤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小、中、大剂量组脾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回调至正常水平。结论一定浓度褪黑素能够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TGF-β1表达,使荷胃癌小鼠的脾表达下调的TGF-β1回调至正常水平。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TGF-β1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颌下腺对附睾头部附睾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ICR系小鼠分成四组:假手术组、去颌下腺组、去颌下腺给药组、假手术给药组。应用体视学对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前后的小鼠附睾头部附睾管形态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颌下腺切除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数密度减少,细胞核直径、体积变小。比表面增大。细胞高度变小。附睾管的管壁截面积减小、管腔周长和管腔比表面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切除颌下腺的小鼠给予HCG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数密度增加,细胞核直径、体积变大,比表面减小,细胞高度变大。附睾管的管壁截面积增大、管腔周长和管腔比表面增大。结论 切除颌下腺能抑制附睾上皮的合成分泌功能HCG能增强附睾上皮的合成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人松弛素3(relaxin-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心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AngⅡ处理心肌成纤维细胞,建立体外心肌纤维化模型,CCK-8检测细胞活力;E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Ⅰ型胶原(collagen 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裂解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leaved caspase-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NLR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Ⅱ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α-SMA、vimentin、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NLRP3荧光强度和NLRP3、ASC、cleaved caspase-1、HMGB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AngⅡ组相比,relaxin-3组细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α-SMA、vimentin、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NLRP3荧光强度和NLRP3、ASC、cleaved caspase-1、HMGB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relaxin-3组和relaxin-3+ oe-NC组两组间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elaxin-3+ oe-NC组相比,relaxin-3+ oe-HMGB1组胞活力、EdU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α-SMA、vimentin、collagen 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NLRP3荧光强度和NLRP3、ASC、cleaved caspase-1、HMGB1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relaxin-3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从而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相似文献   
34.
背景: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本实验进一步研究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借以深入探讨其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变化以及相关性,分析补肾健脾中药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骨代谢的具体调节机制。设计:以实验动物为观察对象,通过摸球法进行随机化分组。单位: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福建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对象:对象的样本量为6月龄SD雌性大鼠50只,体重350~40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以切除卵巢为模型,用单纯随机化方法分成5组,并规定第1组为假手术组,即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第2~5组为造模组,即进行腹部切口双侧卵巢切除术造模。其中第2组为单纯模型组;第3组为生理盐水组;第4组为骨松宝组(骨松宝成份:淫羊藿、川芎、牡蛎等);第5组为健骨颗粒组(健骨颗粒成份:煅狗骨、淫羊藿、党参等中药)。方法:假手术组只行腹部切口但不切除卵巢,将第2~5组切除卵巢造模。于术后3个月时腹腔注射麻醉药40mg/kg戊巴比妥处死假手术组和单纯模型组大鼠,经相关指标检测确定模型成立。第3~5组大鼠按照组别分别喂服生理盐水2mL/(kg·d)、骨松宝1.5g/(kg·d)和健骨颗粒2g/(kg·d),统一于术后第13周,即模型成立后给药,用药12周后在麻醉状态下统一处死。取颈动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雌二醇的含量,结果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去卵巢后12周及喂服药物12周后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雌二醇的含量以及其相关性。结果:①去卵巢后12周,随着雌二醇水平下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升高,而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却明显降低。②当喂服健骨颗粒12周后,血清雌二醇和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54.05±15.92),(9.12±1.79)ng/L]回升明显,与同期生理盐水组相比[(27.24±2.99),(5.53±1.46)n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34,t=4.907,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却出现下降[(32.44±3.42),(65.86±35.36)ng/L,t=2.975,P<0.05]。③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雌二醇含量呈负相关(r=-0.324,P<0.05);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雌二醇含量呈高度正相关(r=0.673,P<0.0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转化生长因子β1亦呈负相关(r=-0.387,P<0.02)。结论:健骨颗粒通过调整骨质疏松模型鼠体内雌二醇水平,制约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分泌及其活性,解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抑制作用,使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减弱,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增强,改善骨代谢的负平衡。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组(EN +Gln组).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d和10 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酰胺、内毒素、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CD3、CD4、CD8、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统计3组患者感染率、死亡率、转手术率、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 ①营养治疗后10 d,3组患者血清Gln水平均升高,EN+ Gln组明显高于TPN组和EN组(P<0.05);②PN组患者LPS逐渐升高,而EN组和EN+ Gln组患者LPS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 Gln组较EN组下降更明显(P<0.05);③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D3、CD4、CD8、CD4/CD8逐渐升高;治疗后10 d,EN组高于PN组,EN+ Gln组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营养治疗后,3组患者CRP、IL-6、TNF逐渐降低;治疗后10d,EN组低于PN组,EN+ Gln组低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感染率、MODS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方面,EN组低于PN组,EN +Gln组低于EN组,差异均有统11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EN可以改善SAP患者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阻止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减少炎性反应,其作用优于单纯肠内免疫营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通过褪黑素膜受体MT2抑制小鼠前胃癌(MFC)细胞增殖及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应用siRNA技术沉默MT2表达,观察褪黑素对小鼠前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ERK1/2、Akt的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1.siRNA介导的MT2沉默能明显拮抗褪黑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 沉默MT2可部分阻断褪黑素抑制ERK1/2、Akt磷酸化的作用。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MT2受体抑制ERK1/2、Akt的磷酸化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用Wistar大鼠,自然光照,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及去松果体组。术后1,2,4,8周取材,取血作催产素(OT),血管加压素(VP)放免测定。下丘脑、垂体后叶Bouin's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间断取材,用S-P法相邻切片染抗VP,抗垂体后叶激素运载蛋白(NP)、抗OT,以HE、醛品红染色作对照,统计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阳性细胞数及其平均染色强度,神经垂体阳性反应末梢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其面积,所有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发现去松果体组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阳性细胞数自术后1周起持续增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运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白介素-2(1000U、2000U)的雄性SD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以及血清睾酮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①下丘脑LHRH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②血浆LHRH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③血清睾酮含量低于对照组,只有高剂量的1IL-2有明显差别;结果提示:IL-2可抑制下丘脑LHRH的分泌,降低血中睾酮水平。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机械通气的合理护理.方法:8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当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时,无创组给予无创呼吸辅助,治疗效果不佳时更换为有创通气;有创组给予有创呼吸辅助.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显著改善,有创组改善程度优于无创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无创组插管率、住ICU时间、VAP发生率、住院费用较有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伤、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VAP发生率,能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机械通气期间的合理护理干预对治疗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胃癌小鼠血清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6-8周龄SPF级615近交系小鼠,接种小鼠胃癌细胞(MFC),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褪黑素腹腔注射25 mg/(kg·d)组、褪黑素腹腔注射50 mg/(kg·d)组、褪黑素腹腔注射100 mg/(kg·d)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连续注射1周后取材.应用ELISA检测各实验组小鼠外周血中caspase-3含量的变化.结果 胃癌小鼠外周血中caspase-3的含量随褪黑素剂量增大而增加,褪黑素中剂量、大剂量组外周血中caspase-3的含量升高,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各实验组小鼠肿瘤的体积和质量,随褪黑素剂量增大而减小.结论 褪黑素在抑制肿瘤的过程中,具有升高血清caspase-3的作用.褪黑素提高caspase-3的表达,可能是褪黑素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