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7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罗立  江光荣  周炜 《当代医学》2016,(34):69-70
目的:探析三种不同技术原理的第3代HIV诊断试剂的临床检测性能。方法选取接收的51份第3代HIV感染病例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3组:化学发光试验组(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胶体金组(免疫胶体金法),每组17例。对比分析3组病例采用第3代HIV诊断试剂的临床检测性能。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的敏感性为82.35%,化学发光试验组为94.12%,均优于免疫胶体金组的41.18%(P<0.05);3组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第3代HIV诊断试剂的临床检测性能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周炜  王丽君 《江苏中医药》2005,26(12):23-23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神经精神类行为异常疾病的一种,有称一过性小儿轻微脑功能障碍、多发性抽动症、冲动性肌痉挛、抽动—秽语综合征等。本病多见于4 ̄14岁男童。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但以头面部动作为多,主要有挤眉弄眼、频繁眨眼、鼻动频频、呶嘴动唇、抖腿等,有部分儿童还可伴喉中不自主地发出怪声。以上症状可单一出现,也可兼夹出现,一般在紧张、焦虑,或玩电脑、看电视过久后加重。别人越注意动得越厉害,若专心于某事或睡眠时则症状消失。近10年来,笔者摸索出一些辨治抽动症的规律、方法与用药心得,现简要归纳如下。1治动必治肝小儿肝常有余…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法收集2021年10月至12月湖北、山西、四川等地区594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良心压力问卷、组织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将职业倦怠作为二分类资料处理,应用最优子集回归法筛选出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评估预测模型区分度,运用校准度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 594名护士检出重度职业倦怠181名,占30.47%。经最优子集回归法筛选出5个预测变量为妇产科、儿科(OR=0.399,95%CI[0.193,0.824])、轮值夜班(OR=1.637,95%CI[1.031,2.587])、加班频率3~5次/周(OR=0.383,95%CI[0.151,0.967])、良心压力(OR=0.236,95%CI[0.088,0.634])、组织支持感(OR=5.664,95%CI[2.326,13.796])。构建的预测模型AUC为0.709,校准曲线与理想概率曲线基本平行。结论 临床护士重度职业倦怠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评估护士职业倦怠严重程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根据脑血氧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实用性脑血氧检测的设计方法。用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适于脑血氧检测的经验公式%ScO2=A+B(D1/D2)+C(D1/D2)^2。采用了双CPu分块设计并创新设计了背景噪声消除电路。传感器的设计考虑了消除颅外组织影响和穿透深度的矛盾关系,选择了合理的发射和接收器件的间距,设计的装置选用了ANOLOG DEVICE公司的ADUC812单片机作为核心。结果表明,这是一款集成了多种接口有较高性价比的8位单片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经人体初步实验,证明了设计科学、有效。整机采用双CPU模块化设计,有效地发挥了CPU控制、运算功能,明显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针刺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修改的Ashworth痉挛评定级、Brunnstrom分级、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数分别评定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头针、体针联合应用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影响。结果:头针、体针联合应用对痉挛状态的改善,对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均优于单纯体针治疗(P〈0.01)。结论:头针、体针联合应用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王居易教授从医从教针灸临床50余年,熟读古典医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经络诊察法""同名经合穴与合穴配伍法""经络气化"等相关理论,将古典医籍与临床紧密的结合,为针灸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王老通过"经络诊察法"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辨别病变经络,依据经络辨证法诊断治疗疾病,取穴甚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浙江省台州市40岁以上社区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社区脑卒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国家脑防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的筛查标准,对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某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对筛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及评估。结果 共调查社区居民2 633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 127人,检出率42.80%,脑卒中粗患病率2.85%,男性粗患病率4.30%,女性粗患病率2.17%。筛查总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前四位是血脂异常59.44%、缺乏运动58.75%、高血压54.99%、糖尿病16.98%。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前四位是血脂异常84.83%、高血压81.54%、缺乏运动76.75%、糖尿病33.01%。脑卒中高危人群11项危险因素暴露率均明显高于非高危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26.81、561.15、263.38、359.27、287.53、164.00、130.94、34.89、103.16、19.76、11.17,P均<0.05)。...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探讨导管室内平板探测器CT(FDCT)技术定量评估肝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方法 25只新西兰大白兔VX2肝肿瘤模型构建后行FDCT检查,重建肿瘤血容量(BV)灌注图,分别检测肝肿瘤和肝实质BV值.FDCT检查后处死所有实验兔,取相应部位肝肿瘤标本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分析肝肿瘤BV值与MVD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25只实验兔中22只兔(88%)成功完成FDCT检查,BV灌注图均清晰显示肝组织和肿瘤,肝肿瘤表现为高灌注环伴低灌注中心的环状强化模式.肿瘤BV值与MVD和VEGF分级均存在良好相关性(P值均<0.05),MVD与VEGF分级呈正相关(r=0.504,P<0.001).结论 导管室内FDCT检查可定量评估肝肿瘤血管生成情况,可能有助于肝肿瘤介入诊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转移患者EGFR不同突变亚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5年本院收治的经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肺腺癌脑转移患者256例临床资料,筛选脑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0.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EGFR突变状态、19外显子缺失突变、脑转移时KPS评分、靶向治疗与预后有关(P=0.006、0.001、0.010、0.000、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转移时KPS评分、19外显子缺失突变为脑转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P=0.000、0.045)。将全组病例纳入RPA预后分级指数,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19外显子缺失突变是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可以考虑将其纳入肺腺癌脑转移瘤预后评分系统。EGFR-TKI使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生存获益,尤其是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