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长沙市区100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及长沙市社会福利院150例60岁以上老人,在调查体检基础上,采用每年复查一次血压等方式,进行了16年纵向观察.结果发现,不同血压者死亡平均终年相近;福利院者人中活过80岁者,高血压者占45.2%.正常血压者只占37.9%;100例长寿老人11例活过百岁,其中9例有高血压史.  相似文献   
42.
卡介苗多糖核酸与环磷酰胺对肿瘤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与环磷酰胺对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 小鼠130只分成A、B、C三组。A组小鼠40只共分为4小组,每组小鼠10只,第1小组为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0.25mg/10g.d^-1,第2小组灌服左旋咪唑0.25mg/10g.d^-1,第3小组灌服卡介苗多糖核酸0.325mg/10g.d^-1,第4小组腹腔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0.25mg/10g.d^-1,给药10d,末次给药1h后取材作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B组小鼠40只,给药方法同A组,队1小组外,其余3小组从第6天起,每只小鼠腹腔注射2%绵羊细胞红0.2ml,于末次给药后1h眼眶静脉丛取血作溶血素试验。C组小鼠50只,分成5小组,40只小鼠给药方法同A组,在给药后第5天,皮下注射0.4%环磷酰胺(Gy)0.25ml/10g.d^-1,另10只为正常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5d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5ml/10g.d^-1,C组50只小鼠于给药末1h按统一方法取材测NK细胞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IL-2活性(生长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刺激指数等指标。结果 单纯卡介苗多糖核酸灌眼及注射(A和B组)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胞、溶血素反应增强。环磷酰胺使肿瘤免疫的4项标明显减退,合用卡介苗多糖核酸上述减退的功能恢复。结论 环磷酰胺能使肿瘤免疫相关指标明显衰减,卡介苗多糖核酸是免疫调节剂,与环磷酰胺合用能恢复被环磷酰胺减退的肿瘤免疫功能,加强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3.
小切口联合缝线法重睑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重睑方法。方法:在术前设计的重睑线外侧部切开3~5mm皮肤,经切口剪除重睑线下的睑板前组织及部分眶隔脂肪等,如同缝线法重睑一样,将皮肤与睑板直接缝合形成自然的重睑。结果:本组96例病例,随访3月-5年,术后反应轻,消肿快,重睑外形自然,稳定持久,无明显瘢痕,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切口小,瘢痕少,重睑自然,易于操作,效果确切持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重睑方法,但不适合重度超力型和上睑皮肤松弛者。  相似文献   
44.
General DataTreatment group:29 randomly selected casesof primary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treated byacupuncture and given western drugs similar to thecontrols.Among them,15 cases were male and 14female,ranging in age from 43 to 81 years with anaverage of 62.8±5.6 years.The shortest duration ofdisease was 3 months and the longest 18 years,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急性卒中后肺炎对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35例,按照卒中后是否发生肺炎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未发生肺炎;观察组60例,发生肺炎。出院后随访半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卒中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长;生活质量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死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后发生肺炎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12月,64例退行性腰椎向前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试验组(n=32),对照组采用麦肯基疗法结合常规腰椎牵引和功能训练,试验组予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共治疗45 d。治疗前后采用X线片Meyerding分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eyerding分度、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改善(t9.157,P0.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069,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神经促进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等张肌力训练、桥式运动、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协调与运动控制训练等)、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偏瘫下肢屈、伸膝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及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及改良Ashworth肌痉挛分级(MAS)对患者下肢肌痉挛及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伸屈膝肌PT、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肌痉挛MAS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床边滑轮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社区首次脑卒中出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在家进行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指导。观察组加用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床边滑轮训练。治疗前后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FMA-UE)进行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FMA-UE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床边滑轮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的康复疗效,值得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胸部X线片、多排螺旋CT(MSC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PLAM的临床和胸部X线片、MSCT表现,并复习文献进行分析。结果PLAM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4例),咳嗽、咳痰(2例),咯血(2例),反复出现的气胸(2例)和乳糜胸(1例)等。胸部X线片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分布的网状阴影(2例)、蜂窝状透亮区(1例)、气胸(2例)和胸腔积液(1例)等;MSCT特征性表现:2例见双肺弥漫性分布、大小不一、薄壁、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15mm。1例广泛性囊变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并胸膜增厚、粘连,确诊后3个月死亡。余症状缓解出院。结论PL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间质病变,胸部X线片表现缺乏特征;MSCT特征性表现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子宫结合带(UJZ)变化与子宫内膜癌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经临床“诊刮术”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MRI检查资料,重点分析肿瘤不同发展阶段的UJZ表现并与非癌患者对照组24例(年龄23~55岁)的UJZ表现进行比较。结果①肿瘤组[其中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早期FIGOⅠ46例,中期FIGOⅡ9例,晚期FIGOⅢ5例)]UJZ中断54例(90%),中断范围长度5~25mm;其中早期40例(86.95%)中仅6例保持连贯性;中、晚期病例均出现较明显的UJZ中断征象(100%);对照组5例可疑中断(20.83%);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r=0.717,P〈0.01);②UJZ的中断变化与肿瘤组各期间呈正相关关系(r=0.528,P〈0.01)。结论UJZ中断改变在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肿瘤组可以见到更为明确的UJZ改变,对照组UJZ水平最低.肿瘤组UZJ水平随分期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