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7例病理及临床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首治前采集空腹外周血1.5ml进行周围血小板计数检查,排除药物及疾病的影响,血小板高于300×109/L为增多,所有病例均接受GP或NP方案化疗4周期,以30例同期保健科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血小板增多发生率为48.3%,与肺癌病理学类型无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358.76±146.52)×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204.57±52.18)×109/L。肺癌患者中,血小板增多组化疗有效率为43.7%,显著低于血小板正常纽62.1%。结论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一个指标。在晚期肺癌综合治疗中,要注意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2.
肺孢子菌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器官移植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此病发病率差别较大,与移植器官类型、移植中心及免疫方案相关[1].没有使用预防方案、肺和心肺联合移植患者肺孢子菌肺炎(PCP)发病率为10%~40%[2].我们通过对2例肺移植后并发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提示肺孢子菌可能存在空气传播.  相似文献   
4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蔓延,疫情防控任务任重而道远。结合当前疫情,考虑晚期肺癌患者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CSCO青委肺癌组、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委员等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专家有效问卷321份。结合国内外肺癌相关指南与本次问卷结果,制订本指引(试行)。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管理、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策略、具体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与新冠肺炎疑诊患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等方面给予了建议和推荐。建议就近就医、门诊诊疗为主;因病情需要住院患者,应排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方能住院进行抗肿瘤治疗;建议重视COVID-19相关症状与肿瘤本身或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的鉴别;重视防护和合并感染者的救治;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推迟返院时间;同时需针对不同类型NSCLC患者选择不同的诊疗策略,平衡药物疗效与毒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效果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3月-2009年3月在我科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各种因素。结果平均生存期可达到(9.7±2.8)个月。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组生存期(11.5月)优于复发后未放疗组(8.7月),无肺、骨转移组生存期(10.1月)优于有肺、骨转移组(8.5月),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放疗后复发再次放疗,同步放化疗和无肺、骨转移是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有无肺内、骨转移、是否采用同步放化疗,脑转移复发后是否再次放疗,选择同步放化疗以及对于脑转移放疗后复发的患者选择再次放疗的治疗方式,可以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45.
急性缺血性脑梗塞中医认识及用药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由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辅助检测手段,尤其是CT、MRI相继问世和广泛,对急性脑梗塞(下简称脑梗塞)认识有所深化,诊断率逐年上升,笔者结合近10年来临床研究,谈谈中医认识,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被误诊的恙虫病的发病时间、接触史、首发表现、主要症状、误诊情况、体征、外斐试验、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16例均有野外活动或草地接触史,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入院时误诊为细菌性肺炎8例(50.0%),支气管炎3例(18.8%),上呼吸道感染4例(25.0%),结核性胸腔积液1例(6.2%);误诊时间为5~21天。所有病例有焦痂或溃疡,血清变形杆菌OXk凝聚效价1∶160~1∶640阳性13例(81.2%)。影像学表现:肺部炎性渗出性病变13例(81.2%),肺间质炎性改变8例(50.0%),胸膜病变6例(37.5%)。确诊后治疗:首选盐酸多西环素0.2g/次或阿奇霉素0.5g/次,每日1次;疗程5~7天。退热时间为1~4天,平均(1.7±0.2)天;住院时间为3~12天,平均(5.3±1.6)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恙虫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寻找特征性焦痂和进行外斐试验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_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初始治疗失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期,再次应用EGFR—TKI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2-01—2012-05—30,我院19例初始用EGFR—TKI治疗失败后停止一段时间并再次应用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EGFR-TKI耐药的细胞模型,研究“治疗再反应”现象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9例NSCLC患者中47.4%(9/19)再次应用EGFR-TKI仍可获得疾病控制,其中PR为15.8%(3/19),SD为31.6%(6/19)。同时,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经顺铂治疗2个月后,再次给予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抑制率由3%升高至15%,P〈0.05,再次显示了部分的有效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LC3B发现,耐药细胞株LC3B表达增加,再次Erlotinib治疗后LC3B表达水平相对未处理细胞明显下调。结论: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期再次应用EGFR—TKI,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疾病控制,该效应可能与细胞自噬有密切关系,这种再治疗反应有望成为NSCLC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放疗一线治疗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EGFR野生型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对胸部不同部位病灶合理利用放疗和氩氦刀联合治疗.对中央病灶或纵隔转移淋巴结实行姑息性三维适行放疗(3DCRT),而对周围肺部病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一线有效率达到42.31%,疾病控制率(DCR)为80.77%,近期疗效并不弱于PS评分好的晚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Ⅰ到Ⅱ级,经处理后都能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结论:对于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设计个体化方案,通过合理利用化疗、放疗、氩氦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单药、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日益广泛地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治疗,但PD...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6%(P<0.05),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高血压病并腔隙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