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防治原则.方法 回顾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病程变化,结合纳武利尤单抗的临床研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诊治规范,对本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纳武利尤单抗导致了患者出现免疫性肝损伤.在停药予以对症处理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在抗肿瘤免疫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防范免...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对快速心房起搏所致兔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18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起搏组和药物组(起搏+炙甘草汤),每组各6只.家兔开胸后,用快速心房起搏法给予起搏组和药物组持续刺激(600次/min)8 h后观察3组兔左心房肌光镜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光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起搏组心房肌结构变化主要以急性损伤为主,如心肌纤维和间质水肿,伴心肌组织广泛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而药物组与起搏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超微结构:起搏组肌丝排列紊乱,部分溶解、断裂,线粒体肿胀明显、变形,空泡样改变,嵴排列紊乱、部分融合或消失.药物组比起搏组心房肌结构变化无减轻.结论 快速心房起搏可致兔心房肌结构发生改变,炙甘草汤不能逆转其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与肿瘤耐药蛋白在肺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与各种肿瘤耐药蛋白的表达,并分析治疗及其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不同TNM分期(χ^2 =6.22,P=0.016)、淋巴结转移(χ^2 =3.88,P=0.045)、化疗效果(χ^2 =4.78.P=0.035)及3年生存组(χ^2 =5.10,P=0.024)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仅对近期化疗效果产生影响,P值分别为0.035、0.018、0.041和0.021。仅突变型p53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137,P=0.023;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3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 =19.5,P=0.001。结论:突变型p53蛋白的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化疗效果和预后;而P-gp、MRP、GST-π和LRP的检测只能提示肺癌的近期化疗效果;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68例 NSCLC 患者标本中 PAI-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转移的关系。检测 PAI-1在 NSCLC 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转移相关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观察细胞因子复合物 Cytomix(TGF-β1+IL-1β+IFN-γ)刺激 A549细胞后 PAI-1的变化及 PAI-1 siRNA 转染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在 NSCLC 组织标本中,PAI-1的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胞浆,部分可为细胞膜或细胞核,表达可见于肿瘤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44.1%、25.0%、22.1%(P <0.01)。PAI-1高表达多见于Ⅱ~Ⅲ期、有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PAI-1在不同 NSCLC 细胞系具有不同的表达水平,且与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一致。Cytomix 刺激可导致 PAI-1表达的上调,使A549细胞转分化为具有侵袭性的梭形细胞,而给予 PAI-1 siRNA 能抑制该表型的出现。结论 PAI-1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不同的表达模式提示其不同的功能需要,PAI-1的表达与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AP(培美曲塞+顺铂)和TP(多西紫杉醇+顺铂)方案对EGFR-TKIs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32例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P组(培美曲塞+顺铂)和TP组(多西紫杉醇+顺铂),每组各116例。根据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RR、DC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TP组和AP组有效率、自靶向药物进展后总生存期分别为34.5%和24.1%、12.4个月和1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和AP组PFS分别为8.0个月和6.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A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PFS分别为12.0和9.0个月、6.5和5.6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为14和8.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TP组中不吸烟与吸烟患者的PFS分别为8.0和6.0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P和TP方案对EGFR-TKI靶向治疗耐药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似;吸烟者疗效较不吸烟者差。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正常家兔左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测定空白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兔心室肌体表心电图和MA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炙甘草汤组兔心室肌心率减慢,QT间期延长的同时Tp-e不增加,Tp-e/QT缩小;并且炙甘草汤组兔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幅度(MAPA)无明显变化,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MAPD20、MAPD50、MAPD90均延长。结论炙甘草汤能降低心率,延长MAPD,并缩小Tp-e/QT,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是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且相对安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7.
三焦辨证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焦辨证为外感热病的辨证纲领,在常见肺系疾病的临床诊治中采用三焦辨证可以更简便地判断其病位、病性及预后,对于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家兔心室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及其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兔心室肌细胞。血清药理学法确定血清中炙甘草汤含药浓度。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兔心室肌细胞Ito的影响前后变化。结果:20%炙甘草汤含药血清作用心肌细胞5min,可使Ito明显减小。指令电位为+50mV时,可使Ito从(43.3±5.89)pA/pF减少到(7.98±2.78)pA/pF(n=6,P<0.01)。该含药血清对Ito的抑制作用可逆。在5%~40%范围内,该含药血清对Ito的抑制作用为浓度依赖性,IC50的平均值为12.18%。20%该含药血清使各膜电位水平下Ito减小,I-V曲线下移。不改变Ito稳态激活动力学曲线,但使失活动力学曲线显著左移。50%Ito失活曲线点分别为(-41.4±3.5)mV和(-79.9±2.9)mV(n=8,P<0.05)。同时使Ito失活后恢复时间延长,用药前后50%Ito恢复时间分别为(18.2±2.5)ms和(44.1±2.2)ms(n=8,P<0.01)。结论: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对家兔心室肌细胞Ito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的可能电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9.
观察调律合剂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心律宁片为对照,进行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调律合剂对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为75.0%,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对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8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调律合剂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安全性、疗效和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血清体系培养扩增骨髓MSC,联合APBSCT治疗1例SLE.干细胞动员应用异环磷酰胺(IF0)7g/m2,分两天应用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 μ g/kg·d-1;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 mg/m2·d-1,-6、-5、-4、-3、-2d),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15 mg/kg·d-1,-3、-2、-1、0、 1d).结果 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是 4d,血小板未<20 × 109/L;SLE的临床表现明显减轻,尿蛋白消失,自身抗体转阴,泼尼松用量<10mg/d.结论 MSC联合APBSCT治疗SLE近期疗效显著,造血重建恢复迅速,安全有效,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