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报告了老年前期及老年期共910例B超对肝肾囊肿检出情况,部分患者进行了电子计算机X线斷层扫描对照。910例检出58例(64%),其中老年前期(45—49岁)为15/258(5.8%),老年期(60岁以上)为43/652(6.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58例中肝囊肿27例,肾囊肿27例,肝肾均有囊肿4例。囊肿以孤立性居多,占74.1%,直径最大6.8cm,最小0.7cm。  相似文献   
32.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43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成2组,皆用常规疗法,治疗组21例加用奥曲肽100μg,sc,随后600μg溶于5%葡萄糖液1000mL中静脉滴注24h,2组病例都观察腹痛时间、哌替啶总用量、检测胰腺水肿变化及记录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无死亡及外科手术病例,哌替啶总用量仅70±27mg,腹痛缓解及胰腺水肿改善所需时间分别是1.2±0.5d和8.5±2.0d,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过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奥曲肽对治疗胰腺炎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33.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包括粗隆下2~5cm至股骨髁上2~5cm的骨干,股骨干较坚强,骨折多由外力所致,其中股骨颈基底至小水平转子之间的骨折最常见,属于关节囊外骨折,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等,功能丧失,骨干出现缩短、成角和旋转畸形,可扪及骨擦音,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4.
35.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脊柱活动度最大,最易发生骨折,而爆裂型骨折极易致脊髓损伤,目前对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争议较多[1,2].本文对本院自1997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获得随访的56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高能量外伤所致的肱骨多段骨折较少见,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骨折大多移位明显且极不稳定,治疗困难[1]。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多段骨折,周期长,针眼容易感染,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采用交锁钉手术难度较大,复位或是穿钉时容易损伤桡神经,且进针点可能造成肩袖的损伤[2,3]。近年来丽水市人民医院采用联合经三角肌劈开和前外侧入路断端有限切开入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多段骨折2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结肠纤维性变,虫卵被包围其中,不易排入肠腔,粪便中往往不易发现虫卵。因此,单以粪便检查诊断慢性血吸虫病,检出率远较实际为低。采用乙状结肠镜检可弥补此缺点,但在不少单位开展此项检查尚有困难。应用直肠粘膜压片镜检,操作较为简便,易在广大农村和基层卫生单位采用,检出率并不低于乙状结肠镜检,且比较安全,检查时痛苦少。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本方法可作为对粪检阴性的可疑患者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8.
急性胰腺炎的胰外表现近年来开始引起医学界的注意和重视。我们收治一例合并胰外多脏器受损的急性出血坏型胰腺炎,报导并作有关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急症之一,且死亡率相当高。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而又正确的临床处理。临床上对出血的原因及部位往往难以准确的诊断,急诊X线钡餐检查的诊断阳性率约50%—60%,纤维光学胃镜发明之后,近几年来,由于开展了急症内窥镜检查,对于出血的原因和出血的部位能够作出更明确的诊断,其诊断阳性率提高到80%—90%,而且相当安全。1975年McGinn报导150例入院24小时内行内窥镜和放射学检查的对比报告,由内窥镜明确出血点的占86%,而放射学仅占51%。为临床提供了诊断依据,提示了正确的处理方案。当前,急症内窥镜检已经成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及时可靠的重要诊断手段。我院自81年1月至11月共检查了急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3例,现小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男,20岁。患者95年4月因“胃穿孔”在当地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术后病情稳定。近二月无诱因出现反复呕吐.每日2—3次,每次200—500ml 不等,有粪臭味;每日排糊样便1—3次,作胃镜和钡餐诊断为吻合口炎,残胃炎。经抗酸,保护胃粘膜,杀灭幽门螺杆菌和对症支持治疗无效于1996年10月转我院。查体:一般状况差,面色苍白,极度消瘦,心肺正常;腹平软,腹正中见约6cm 手术疤痕,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及包块,肠鸣6—7次/分,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浮肿。Hb96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