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6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02篇
外科学   235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34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5篇
  3篇
中国医学   15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准确测定了基因工程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分子量、纯度、糖基化程度和胰酶消解肽图;提出了以MALDI/TOF质谱峰半峰宽作为判断不均一程度的指标。初步研究了MALDI-TOF/MS基质种类和浓度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世界各国的瘤牛育种工作是通过选种选配和种间杂交进行的。瘤牛和瘤牛型牛分布于地球的许多区域。据粮农组织资料,在299个分布最广的牛品种中,瘤牛和瘤牛型牛有121个,分布于东南亚、非洲、澳洲和美洲国家。世界上约有4.3亿头瘤牛和瘤牛型牛。 印度约有瘤牛和瘤牛型牛2亿头,主要繁育乳用生产方向的瘤牛(吉尔瘤牛、辛地红瘤牛、塔帕卡尔瘤牛等)。在较好的畜群内,这些品种母牛的产奶量近2000千克,乳  相似文献   
2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房颤动常由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反复发作演变而成 ,PAF本身虽不危及生命 ,但因会演变成慢性房颤及同样有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 [1],所以防治PAF发作、维持窦性心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是目前防治PAF发作主要手段之一[2],近来研究提示PAF患者P波离散度(PD)显著增高[3],本文主要观察口服胺碘酮对PAF患者的PD 影响。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和标准1.1.1对象选择选择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符合二类PAF的住院病人64…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高脂、高糖饲养大鼠血脂血糖及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大鼠高脂高糖饮食24周,于第9周开始连续口服芝麻素(120、60、30 mg·kg-1·d-1)16周。测血糖、血脂、血压、血清与血管总抗氧化能力和过氧化氢含量。主动脉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主动脉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肠系膜动脉HE染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中膜厚度(media thickness,M)、血管内径(luminal radius,L)和中膜厚度与内径比值(M/L)。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高中剂量组血糖、血脂和血压明显下降(P<0.01);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主动脉iNOS蛋白表达和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血管内膜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系膜动脉血管M与M/L明显减少,L明显增加(P<0.01)。结论:芝麻素能纠正高脂、高糖诱导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并抑制血压升高、改善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25.
驱虫斑鸠菊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脾细胞介导羊红细胞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以及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等观察了驱虫斑鸠菊对小鼠兔疫功能的作用。结果:驱虫斑鸠菊在体内外均可以明显抑制ConA刺激的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和LPS刺激的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P<0.01);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的正常小鼠脾抗体细胞生成反应以及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都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上述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驱虫斑鸠菊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山茱萸总苷抗类风湿关节炎免疫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山茱萸总苷抗Ⅱ型胶原(CⅡ)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作用机理。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对山茱萸总苷对大鼠在免疫诱导期、关节炎急性期、慢性缓解期血清中CⅡ抗体的水平、腹股沟引流淋巴结细胞IFN-γ的自发分泌和刺激性分泌以及淋巴结细胞的特异增殖能力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山茱萸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特异性抑制免疫大鼠抗CⅡ抗体的产生、腹股沟淋巴结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及细胞增殖。结论:山茱萸总苷抗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作用机理之一是抑制CⅡ特异性体液免疫和Th1型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收集2019年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点的伤害典型案例,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产品伤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6个产品伤害监测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的产品伤害典型案例的全部病例,对其伤害发生的人口学特征、原因、地点和性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9年广东省6个产品伤害监测点共收集典型案例1 674例,占全省产品伤害的1.7%。男性1 172例,女性502例,性别比2.33∶1,平均年龄(39.96±18.77)岁,以30~59岁占比最多(57.2%)。居前5位的产品大类依次为汽车(35.8%)、其他产品(28.9%)、除汽车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19.5%)、家用日用品(4.8%)、家具(4.6%)。伤害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非)机动车车祸(53.0%)、跌倒/坠落(14.3%)、刀/锐器伤(13.3%)、钝器伤(11.6%)、烧烫伤(4.9%)。伤害发生地点最多的为公路/街道(55.3%)。结论 广东省发生产品伤害典型案例特征表现为男性、30~59岁居多,发生在公路/街道上,以(非)机动车车祸为主要原因,应针对上述特征加强管制,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我院是卫生部首批授牌的华西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华西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川北医学院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成都卫生学校的临床实习教学任务。为培养好医德高尚、技术全面的合格卫生新生力量 ,我们一直努力于怎样搞好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方法的研究工作 ,尤其是 1991年以来 ,我院制定量化标准 ,按实习生大纲要求进行量化管理和量化评估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量化标准 ,通过近几年实践收益明显 ,提高了医院带教人员的质量、实习生质量 ,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1 临床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年近来随着医疗市场的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29.
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湖南省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为综合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 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对 175对病例及对照进行饮食及生活行为问卷调查。用比值比(OR)来估计各危险因素与胃癌的联系强度 ,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筛选出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影响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饮酒 (OR =1.5 8,95 %CI1.18~ 2 .13)、饮食不规律 (OR =2 .0 0 ,95 %CI 1.34~ 3.10 )、高盐饮食 (OR =1.82 ,95 %CI 1.2 1~ 2 .74 )等 ;饮绿茶 (OR =0 .4 7,95 %CI 0 .2 6~ 0 .85 )是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纠正不良的饮食及生活行为 ,经常饮绿茶可能减小胃癌的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艾灸对直肠癌术后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 相关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3 月—2020年12 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外科病房就诊的直肠癌术后LARS 相关脾虚型腹泻患者80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1 次/d,每次1 袋,持续治疗2 周;治疗组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 双)、关元、神阙,每穴20 min,1 次/d,持续治疗2 周。采用徐氏肛门功能评价、LARS 量表评价、中医症候评价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别对对照组和治疗组停药后1 周、2 周以及1 个月后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在干预结束第1 周后,2 组患者在肛门功能、LARS 量表、中医症候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1 个月后,治疗组的肛门功能评分[(6.15±1.97)分、(9.29±0.58)分] 高于对照组[(3.99±1.48)分、(4.67±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 周、1 个月后,治疗组的LARS 评分[(15.50±9.61)分、(20.11±9.60)分] 低于对照组[(3.94±5.16)分、(16.85±9.57)分],治疗组的中医症候评分[(6.62±3.95)分、(10.09±4.11)分] 低于对照组[(3.65±2.66)分、(8.83±4.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干预结束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艾灸可有效改善直肠癌术后LARS 相关腹泻患者的肠胃功能,且相比于药物,艾灸的疗效更持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脾胃功能,改善了脾虚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