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9 毫秒
91.
血压测量次数对人群高血压的诊断和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在人群血压筛查时血压测量次数对人群高血压的诊断和防治的影响。方法 利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规定,分析调查时测定的三次血压不同读数间对群体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趋势、波动幅度、高血压患病率、血压水平和分类的影响。结果 无论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均值都是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从第1,2及3次血压测量中估算的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5.0%,14.0%13.8%,也是随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第二次与第三次所测患病率甚近。连续三次血压的测量对血压的分类显示出理想范围血压的百分比随血压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一级患病率第一次测量高于第二次和第三次。高血压二级和三级基本保持稳定,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其亚组的患病率则随测量次数的增加有较明显的降低。对血压波动振幅的分析显示SBP在正负4mmHg内为82.6%~90.0%,DBP则为87.6%~92.8%。结论 本文结果提示在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时仍应按WHO规定连续测三次血压比两次为好。  相似文献   
92.
本文用Cox回归分析首都钢铁公司5 298名男工随访8.38年冠心病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得出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率随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升高而增加;在胆固醇浓度>5.3mmol/L(200mg/dl)情况下,冠心病危险还随每日吸烟支数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在工厂人群中采取综合性措施干预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效果;初步总结开展人群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经验。方法对干预厂(组)进行为期3年(1992年1月至1995年4月)设对照厂(组)的综合性干预,对比两厂干预前后2次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人群年龄调整的收缩压水平、体重指数、高血压患病率和饮酒率较对照组人群分别净下降2.4mmHg、0.43kg/m2、5.2%和19.2%,除患病率外均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均<0.01);干预组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和控制百分率、药物治疗控制在正常高限血压及以下和临界高血压及以下者均明显增加(P均<0.01);87例轻度高血压非药物治疗中51.7%控制在正常高限血压及以下水平。结论采用卫生教育、健康促进及药物和非药物综合干预方法,对男性工厂人群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具有较好的效果;专业人员与基层保健人员密切合作对开展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 ,以≥ 6 0岁为老年人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 1999年WHO/ISH的规定 :收缩压≥ 14 0mmHg(1mmHg =0 133kPa)和舒张压 <90mmHg ,其亚型为收缩压 14 0~ 14 9mmHg和舒张压 <90mmHg ,分析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1)我国 6 0岁及以上人群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亚型患病率为 9 0 4 % ;如按收缩压≥ 16 0mmHg和舒张压 <90mmHg计算患病率则为 6 83%。 (2 )年龄增长是影响患病率最为明显的因素 ,35岁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 ;每增长 10岁患病率约增高一倍。性别差异则表明 35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但此后女性随年龄增长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上升幅度则高于男性。 (3)体重指数的大小与患病率成正比。结论 我国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 2 1 5 0 % ,占老年高血压总人数的5 3 2 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防治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降低人群高血压致死致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5.
冠状动脉内弹力膜缺损与内膜增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冠脉)内弹力膜缺损与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仪对北京地区102例意外死亡年轻人(15~39岁)冠脉近侧端进行了形态定量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同体三支冠脉的比较中内弹力膜缺损程度以左前降支居首位,其次为右冠脉和左旋支。男重于女。内弹力膜缺损程度与内膜增厚呈正相关(r=0.87,P<0.01)。紧接内膜增厚高峰之后的年龄组第二弹力膜检出率最高,此后十年间内膜亦无明显进一步增厚。随年龄增长第二弹力膜检出率降低,内膜增厚程度加重。结论:内弹力膜缺损的量与内膜增厚的程度及速度关系密切;第二弹力膜的形成对减慢内膜增厚速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1993年WHO/ISH轻型高血压处理准则(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处理准则由 WH O/ISH轻型高血压联合委员会处理准则分委会制定 ,1993年 3月 2 8~ 31日在法国 Chantilly举行的第 6次 WHO /ISH轻型高血压会议上提出并讨论后 ,定稿为 WH O/ISH处理准则第 3次修订本。先前的 WHO/ISH处理准则发表在Bull WH O (1989;6 7:493~ 498)和 J Hypertens(1989;7:6 89~6 93)处理准则分委会委员名单 :Zanchetti A(主席 ) ,Chalmers J(召集人 ) ,A rakaw a K,Gyarfas I,Ham et P,H ansson L ,Julius S,Mac Mahon S,Mancia G,Menard J,Omae T,Reid J,Safar M.1993年修订稿 ,新的内容有 :收缩…  相似文献   
97.
我国冠心病研究主要成就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建国五十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冠心病专业领域亦不例外。在这段时间内,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从无到有,通过大规模人群抽样调查和疾病监测,探明了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和趋势及发病危险因素,并初步取得了人群预防的经验。冠状动脉造影在较大型的城市医院已基本普及,使冠心病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并促进了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的发展。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普遍建立及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电除颤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普及,使AMI病死率由五十年代的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