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抑癌基因p53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复习有关p53突变研究的所有文献,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做一总结分析,综述了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肝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了一系列基因和细胞因子。同时表明肝癌的发病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在此过程中,HBV和AFB1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致癌因子,他们可通过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而发挥作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为p53,p53 249编码子的突变在肝癌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53 249编码子的突变可使p53功能丧失,同时也可使与p53相关的信号传导路径发生改变,并与其他因子共同作用,进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HDACis)对于很多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的诱导凋亡及分化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很低,这一选择性杀伤作用使HDACis成为目前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HDACis MS-275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胃黏膜正常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CHANG-LIVER)的选择性作用及机制,为HDACi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不同终浓度MS-275处理SGC-7901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用WST-1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MS-275对肿瘤细胞SGC-7901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凋亡情况.结果:MS-275对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MS-275的杀伤作用具有选择性,对正常细胞GES-1和张氏肝细胞并不表现出促凋亡作用;TUNEL染色证明MS-275能诱导SGC-7901细胞核内发生DNA断裂,是细胞发生凋亡的重要指标.结论:MS-275具有体外选择性杀伤胃癌细胞的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有希望成为新一代的胃癌临床治疗的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73.
椎间盘造影对选择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方式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椎间盘造影对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方式选择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先行椎间盘造影,根据造影表 现分为团块型、突出型、破裂型3种,再根据不同类型分别采用椎间盘切吸术,盘内或硬膜外溶解术。结果团块型34 例,采用切吸术;突出型76例,采用盘内或硬膜外溶解术;破裂型68例,采用硬膜外溶解术。随访3~12个月,术后总优 良率93%。结论椎间盘造影对于选择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4.
动脉灌注化疗及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用动脉管注化疗及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方法:对8例食管癌患者分别置放WALLSTENT,STRECK-ERSTENT及ZSTENT,共10个支架,先用导丝探索通过狭窄段,经球囊扩张后置放支架。置放支架1周后行食管动脉管注化疗,1次/4~6周。结果:8例患者造影显示5例患者食管完全梗阻,3例患者严重狭窄。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支架置放。3例分别随访1年,2例分别随访8个月及6个月。患者进普食顺利,疗效满意。2例半年后又出现吞咽困难。造影显示原支架上下两端又出现狭窄经第二次置放支架后进食顺利,疗效满意。8例共行供血动脉管注50次。结论: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少。但必须配合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胶原酶结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护理。方法:对2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DSA透视定位穿刺胶原酶溶解术、盘内注射臭氧术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一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卧住及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按Mae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218例患者,优163例,良32倒,可16例,差7例;优良率为89.4%,有效率为96.8%。本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胶原酶结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疗效更好,同时安全、费用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