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植入大鼠拔牙创对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孔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植入大鼠拔牙创对牙槽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0只,拔除右下颌中切牙后,实验组即刻植入PLGA支架材料,自然愈合拔牙创作为对照组,于术后1、2、4、8和12周分别处死大鼠。用软X线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评价大鼠下颌切牙拔牙窝的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4、8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剩余牙槽嵴长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 2、4和8周实验组剩余牙槽嵴的相对宽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组织形态学显示,术后8周,实验组拔牙窝内可见极少量的未降解的支架材料,对照组拔牙窝内充满新生骨,但有间隙存在;术后12周,支架材料完全降解,实验组和对照组拔牙窝内均可见编织状骨,实验组骨沉积线明显。 结论: PLGA生物材料在不影响牙槽窝骨组织愈合过程的同时,能有效地保持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宽度。该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而且具有骨引导的效应。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存活率、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蛋白激酶Cγ(PKC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经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正常对照组(常规培养液)、Aβ损伤组(加入培养液及老化Aβ25~35)、bFGF组(加入培养液、bFGF及老化Aβ25~35)和抑制剂组(加入培养液、PD98059、bFGF和老化Aβ25~35)。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存活率,Western印迹免疫印迹法分析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Aβ损伤组PC12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2),bFGF组细胞存活率高于Aβ损伤组(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较对照组p-ERK1/2和PKCγ表达显著下降;Aβ损伤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后p-ERm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Aβ损伤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并与bFGF浓度呈正相关;抑制剂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PD98059后p-ERK1/2和PKCγ的值分别较bFGF组p-ERK1/2和PKC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并与PD98059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bF6F对Aβ诱导PC12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增强PC12细胞ERK1/2活性和PKCγ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抚顺市中心医院11例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患者,其中狭窄部位位于胃窦及幽门部4例,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及以远5例,均在DSA透视引导下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口置入合金支架11枚,并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狭窄梗阻情况均解除,术后2个月仅1例再狭窄,其余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能维持正常生理通道的特点,是有效姑息性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手段。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熟三七粉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8例癌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化疗方案、刺激造血药物以及其他支持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熟三七粉,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数、KP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KPS评分,治疗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47%,2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三七粉能显著提高癌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KPS评分,提高治疗效率,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脑血管意外(CA)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为了最大限度让病人回归社会,减轻家庭负担,我科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中均由CT确诊,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塞52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在25岁-75岁之间,首次发病70例,复发30例,病程7天-6个月之间。  相似文献   
8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诊疗过程也不断面临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得益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进步,口腔固定修复治疗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可实现高效、精准、个性化治疗体验,取代传统效率低、患者体验差的修复诊疗模式,进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本文详细论述数字化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阐述分析其优势及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探讨益生菌干预对雌激素缺乏小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阐明雌激素缺乏与牙周炎关联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健康雌性C57BL/6J小鼠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摘除组和益生菌干预组(卵巢摘除术后行益生菌灌服),每组5只。采用平均骨密度测量技术检测实验前后小鼠骨矿物质密度(BMD),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占CD4+ TCRβ+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摘除组小鼠BMD明显降低(P<0.05),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与卵巢摘除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小鼠BMD明显增加(P<0.05),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益生菌干预组小鼠股骨BMD、骨髓细胞和牙龈组织中IL-17 mRNA表达水平及Th17细胞占骨髓CD4+TCRβ+细胞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干预能阻止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小鼠牙周组织中IL-17水平升高,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牙周炎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9.
口腔硬组织切片的固定脱钙染色方法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洪丽华  吴哲  王渝  张泽兵  李成库 《吉林医学》2007,28(11):1315-1316
为了解全国口腔硬组织切片染色技术的现状,对近年来杂志刊登的论文中有关口腔硬组织切片应用的固定、脱钙及染色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践体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复合辛伐他汀对剩余牙槽嵴吸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用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只,拔除右下中切牙后,实验组即刻植入PLGA-辛伐他汀支架材料,对照组植入PLGA支架材料。术后7、14、28、56、84d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各6只,用软X线、骨密度、测量组织学等方法进行药效评价。结果剩余牙槽嵴相对长度:术后14、28、56、84d对照组比实验组[(0·997±0·007)、(0·965±0·139)、(0·996±0·021)、(0·960±0·02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骨密度:术后28、56、84d实验组[(7·101±0·025)、(7·178±0·039)、(7·162±0·052)g/cm2]与对照组[(7·074±0·014)、(7·117±0·012)、(7·059±0·037)g/cm2]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成骨速度和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以PLGA为载体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可诱导拔牙窝内骨形成,保存了剩余牙槽嵴的长度和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