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51.
自动康复评定方法依靠各种传感器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自动评分或分级,在评定过程中尽量减少甚至无需医师参与,具有评定流程少、评定时间短、评定效率高的优点。本研究概述了自动康复评定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流程,根据评定的不同角度将自动康复评定方法分为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神经生理信号和多信息融合3类,从评定原理、传感器、评价指标等多方面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自动康复评定方法目前存在的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652.
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睡眠自动分期计算复杂度较高,且需大量数据支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谱密度和随机森林的自动睡眠分期方法,先提取脑电信号6种特征波(K复合波、δ波、θ波、α波、纺锤波、β波)的功率谱密度作为特征,然后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实现5种睡眠状态(W、N1、N2、N3、REM)自动分类。采用Sleep-EDF数据库中健康受试者整晚睡眠脑电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对比了使用不同输入通道脑电信号(FpzCz单通道、Pz-Oz单通道、Fpz-Cz+Pz-Oz双通道)、不同分类器(随机森林、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高斯朴素贝叶斯、决策树、K近邻)、不同训练集与测试集划分方法(2折、5折、10折交叉验证及单个受试者)对分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Pz-Oz单通道脑电信号和随机森林分类器时效果最好,无论怎样变换训练集与测试集,分类准确率都达到90.79%以上,总体分类准确率、宏观平均F1值、Kappa系数最高分别可达到91.94%、73.2%、0.845,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不易受数据量影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方法分类准确率更高、实现更简单,适用于自动化。  相似文献   
653.
伪膜性肠炎(pseudrmembranous colitis,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为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该病多发生于老年、重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的患者,病情较严重,处理不当则病死率较高。以往的报道大部分是外科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但近年来,随着患者老龄化及抗生素的使用,内科医生遇到该病的情况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近3年内科诊治该类患者17例,现就其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54.
针灸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本土化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中医海外传播的特殊案例。刚刚结束的第3届西方中医人类学研究国际论坛展示了这类西方中医形态的多样性、当代西方居民对中国传统中医解读的资源与逻辑、西方中医研究的社会学意义及中医与中华文化的普世性,为中医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方式、形态提供了借鉴,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了中医研究,为中医院校科研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655.
目的 分析武汉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探讨现症病例的处置机制,为消除疟疾后大城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处置积累经验。方法 收集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9年)武汉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资料,对病例性别、年龄、职业、重症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根据疫情特征,结合防控现状,探讨“市-区联动24-7”病例现场处置机制的内容与经验。结果 因武汉市医疗资源在中部地区最优,导致收治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较多,2010—2019年共报告474例(占湖北省总病例数的40.79%),其中恶性疟359例,重症36例,死亡1例,病死率0.28%;病例以20~49岁中青年男性为主(占97.26%),外地转诊病例较多(占40.30%),报告无季节聚集性;恶性疟首诊未明确诊断比例为44.85%,且发病-诊断时间4d及以上病例占61.00%,重症发生与首诊未明确诊断(χ2=35.46,P<0.001)及发病-诊断时间相关(Z=-6.49,P<0.001)。结论 武汉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生频繁,以恶性疟为主,但“市-区联合24-7”病例现场处置机制有效遏制了重症死亡病例发生,为类似城市的境...  相似文献   
656.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EB(TFEB)在衰老心肌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将20只老年Wistar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细胞实验:(1)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采用8 g/L D-半乳糖孵育8 d后分为常氧(Normoxia)组和缺氧/复氧(H/R)组。(2)在衰老心肌细胞中分别转染过表达和干扰TFEB腺病毒分为过表达对照(Ad-GFP)组、过表达对照+缺氧/复氧(Ad-GFP+H/R)组、过表达TFEB(AdTFEB)组、过表达TFEB+缺氧/复氧(Ad-TFEB+H/R)组、干扰对照(sh-NC)组、干扰对照+缺氧/复氧(sh-NC+H/R)组、干扰TFEB(sh-TFEB)组、干扰TFEB+缺氧/复氧(sh-TFEB+H/R)组。(3)分别用DNMT1、DNMT3a、DNMT3b的特异性抑制剂DC-05、TFD、NA处理缺氧/复氧后的衰老心肌细胞分为H/R组、DC-05组、TFD组、NA组。(4)在衰老心肌细胞中转染干扰DNMT3b腺病毒分为干扰对照(sh-NC)组、干扰对照缺氧/复氧(sh-NC+H/R)组、干扰DNMT...  相似文献   
657.
河北省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我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预测麻疹发病趋势,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制订相应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992~1999年我们开展了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工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每年分层随机抽取5~9个县(区)为调查单位,每个调查单位抽取1岁、2~3岁、4~6岁、7~9岁、10~14岁、15~24岁六个年龄组,每个  相似文献   
658.
目的 探讨环状RNABRAF_2(circRNABRAF_2)在子痫前期(PE)胎盘滋养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正常妊娠与PE孕妇的胎盘组织(n=21),采用qRTPCR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circRNABRAF_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circRNABRAF_2表达水平与血压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源胎盘滋养细胞株(HTR8-S/Vneo):(1)将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缺氧组,采用qRT-PCR检测circRNA BRAF_2的表达;(2)在HTR8-S/Vneo中转染circRNABRAF_2慢病毒空载体和过表达慢病毒,分为对照组、circRNABRAF_2阴性对照组及circRNA BRAF_2过表达组,使用qRT-PCR对circRNA BRAF_2进行过表达验证;(3)在circRNA BRAF_2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成功的基础上,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ircRNA BRAF_2阴性对照组、circRNA BRAF_2过表达组、缺氧组、缺氧+circRNABRAF_2阴性对照组与缺氧+circRNABRAF_2过表达组,采用EdU...  相似文献   
659.
目的探讨宁夏回、汉族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回、汉族As患者各50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ICAM-1 mRNA的表达,巢式降落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t-MSP)检测外周血ICAM-1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结果与回族As组相比,汉族As组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01);回族As患者ICAM-1表达水平较汉族As组升高(P0.001),ICAM-1 DNA甲基化在回族As患者中下调显著(P0.001);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ICAM-1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5783,P0.001)。结论回族As患者外周血中ICAM-1 DNA低甲基化与As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60.
脑电(EEG)作为一种非侵入式、低成本检测大脑皮层神经电位手段,能够反映大脑的神经功能活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的研究中。通过EEG研究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及其神经机制,有助于理解脑卒中的神经及康复机制,实现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和康复效果的个体化预测。本文首先概述了EEG的分析流程及方法,从皮质振荡活动、定量化EEG、脑功能连接等3个方面,总结EEG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从EEG技术优势、康复效果评价、临床辅助决策等3个方面进行讨论,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