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阴火探微     
陈宏  吴丽丽 《中外医疗》2010,29(9):127-127
阐析有关阴火的论述,认为阴火是内伤之火,实则为"火土二家之为病",症状主要表现在3方面,治疗谨守东垣之"甘温除大热"之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菊苣根的HPLC指纹图谱,探讨指纹图谱在菊苣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为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80 min内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生成对照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 7批菊苣根药材的指纹图谱包含13个共有峰,对7个不同产地的菊苣根进行方法学考察,其稳定性、仪器精密度、试验方法重复性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菊苣根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高的相似度,建立了菊苣根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纤连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结果 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后,其表达逐步下降,与单纯TGF-β1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止消通脉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和FN的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分泌,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老年VAP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感染及耐药特征。方法从161例老年患者分离的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生素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唑啉、氨曲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高度耐药(100%,96.67%,96.67%,93.33%,80.00%,73.33%);对头胞吡肟,头胞他啶,头胞噻肟耐药率较高(50.00%,50.00%and60.00%),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接近50%(40.00%,46.67%);但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3.33%, 10.00 %,16.67%)。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在老年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它的首选药物为复方新诺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围生期护理问题和对策。方法对31例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围生期资料进行分析,对围生期的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1例患者中224例剖宫产分娩,9例阴道自然分娩,191因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出血量为800mL,其余30例出血量均〈350mL;31例新生儿无临床出血表现,2例早产儿因低体质量儿转新生儿科治疗,预后良好。31例患者无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结论由于加强围生期管理和护理,认真分析护理问题,并落实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措施,是母婴平安的关键。  相似文献   
96.
目的建立类似临床牙槽突裂的动物模型,研究单侧牙槽突裂在上颌骨快速发育期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7周龄家犬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10),通过手术使实验组形成单侧牙槽突裂。术后12周,CT三维重建测量上颌骨发育指标,评价裂隙对上颌骨发育影响。结果实验组上颌骨前部及中部的长度和前部的宽度、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发育异常,两组测量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未经早期修复的单侧牙槽突裂在上颌骨快速发育期内对生长发育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组分为模型组、芹菜素组(50 mg·kg~(-1)·d~(-1)),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干预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质蓄积; RT-PCR检测肝脏SREBP1c、FAS、Sirt1、PGC1α、CPT1基因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PPARα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芹菜素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显著降低(P0.05,P0.01),FGF-19显著升高(P0.01); 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胞内脂滴数量减少,细胞排列整齐;肝脏SREBP1c、FAS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Sirt1、PGC1α、CPT1α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 PPAR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芹菜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下调肝脏SREBP1c、FAS mRNA表达,上调肝脏Sirt1、PGC1α、CPT1α、PPAR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阳和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平衡偏移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阳和汤组各10只,模型组和阳和汤组大鼠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配合高碘饮水的方式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模型。造模后阳和汤组予阳和汤配方颗粒(药物浓度0.5 g/ml)1 ml/100 g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各组连续灌胃10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 Ab)及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脾脏提取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计算Th细胞亚群比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阳和汤组大鼠TSH明显降低,血清FT3、FT4、TPOAb、TgAb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和汤组大鼠FT4、TPOAb、TgAb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h1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Th1/Th2、Th17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Th17/Treg升高,Th2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和汤组Th1/Th2、Th17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Th17/Treg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各组大鼠Treg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可降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大鼠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降低大鼠脾脏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Th2、Th17/Treg值,从而改善大鼠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究粳米组方白虎汤与糯米组方白虎汤对酵母致热大鼠解热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0.1 mg·kg-1)、粳米组(20 mg·kg-1)和糯米组(20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4组皮下注射干酵母复制大鼠发热模型。每间隔1 h测量大鼠体温情况,共12 h,计算体温变化值△T、最大发热净增值△Tmax和6 h体温反应指数(TRI6);造模后6 h开始给药,给药6 h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血清中IL-10、IL-12、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7 h达到高峰期(P0.05);粳米组给药4 h后开始起效(P0.05),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ΔTmax、TRI6(P0.01或P0.05),血清中IL-12、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糯米组给药5 h后开始起效(P0.05),能明显降低TRI6(P0.05),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粳米和糯米组方白虎汤均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其作用可能与调节发热炎性因子有关,且粳米组方白虎汤的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00.
依据九种体质各自的定义、基本特征表现及发病倾向的不同,对《养老奉亲书》中食疗方进行分类,并对每种体质食疗方的食物种类、药食两用种类和药物种类进行频次分析,以期能有效指导不同体质类型的老人准确选用食疗方,达到调整身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