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用达那唑治疗1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个月后血象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0例坚持治疗7个月~3年,7例有效。提示达那唑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不仅短期内有一定作用而且在长期治疗中亦有较满意的疗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剂量为每日0.5~1 mg/kg,用药10~61 d,中位数26 d,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患者症状、体征,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两性霉素B临床总有效率为56.9%,真菌清除率42.4%,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6%~24.5%,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次为两性霉素B输注的畏寒、寒战、发热等全身反应,低钾血症,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静脉炎。结论两性霉素B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虽不良反应较为多见,只要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处理得当,大多数患者仍可耐受。  相似文献   
93.
大黄素对Jurkat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探讨中药大黄素(emodin)对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NA片段化检测和末端缺口原位标记(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C—MYC、hTERT、caspase蛋白前体procaspase-8、procaspase-9、procaspase-3和caspase-3剪切片段以及PARP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黄素能明显抑制Jurkat细胞增殖,对Jurka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μmol/L。DNA片段化的检出及TUNEL凋亡细胞的检出证实了大黄素能有效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在一定的药物浓度范围内(0—80μmol/L)与药物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CL-2、C—MYC和hTERT蛋白在大黄素作用后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家族的蛋白前体procaspase-3、8、9表达均下降,而激活后的活性片段caspase-3则表达上调。结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Jurkat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C—MYC、hTERT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家族特别是caspase-3活性片段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4.
导入多药耐药基因提高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柔红霉素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基因 1(mdr1)编码的P170是能量依赖的药物外排泵 ,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将mdr1基因导入脐血单个核细胞 ,以期能提高其对化疗药物的抗性。1 材料与方法1.1 制备逆转录病毒上清用lipofectAMINE介导pHamdr1/A导入PA317细胞(pHamdr1/A质粒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DrIraPastan惠赠 )。经 60ng/ml秋水仙素筛选出抗性克隆。用 3T3细胞检测出病毒滴度为 1.3× 10 4 CFU/ml[1] 。1.2 病毒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用比重为 1.0 63的Ficoll Hypaqu…  相似文献   
95.
目的和方法,采用血浆凝块(PC),无血清琼脂(SFA)培养及(^125I)-bFGF结合试验等方法研究了PSS及TSP等8种细胞因子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与机制。结果:在PC系统,PSS刺激CFU-MK形成,在SFA系统,PSS无此作用,PSS加强bFGF或再障血清对CFU-MK形成的刺激作用,但PSS不增加bFGF与其高亲和力受体的结合,TSP及具有肝素结合位点(HBD)的TSP多肽片段明显抑制C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n)、基膜连接蛋白(Lm)与白血病细胞生长、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1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细胞长期培养(LTBMC)细胞外基质Fn、Lm含量的变化。结果①9例获独立生长的AML(AMLsm)骨髓细胞在培养的1~3周,Fn、Lm含量均显著低于9例未获独立生长的AML(AMLnsm);②在培养的第3周,8例AMLnsm幼稚细胞比例可降至0.05以下,而7例AMLsm未能降至0.05;③各周幼稚细胞比例分别与Fn、Lm含量相关分析示:第0~8周正常对照均呈正相关,0~4周AMLnsm均呈负相关而AMLsm仅Fn组呈负相关。结论Fn和(或)Lm的改变在AML发生、发展的某一环节起重要作用。此外,Fn、Lm含量在AMLsm与AMLnsm之间不同,这对LTBMC应用于AML自身骨髓体外净化病例的选择可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7.
九例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ATL)的临床、细胞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TLVⅠ抗体,建立PCR和液相杂交法检测前病毒基因序列,结合MIC特征确诊ATL。结果和结论确诊9例ATL,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结肿大,皮损及溶骨改变少见,外周血及骨髓出现典型的花瓣状核淋巴细胞,胞体大,核畸形,免疫表型为CD-1、CD+2、CD3+、CD4+、CD-8,还表达CD25等激活标记,染色体核型及HLA分型未发现有规律性的变化。8例ATL中有7例血清HTLVⅠ抗体阳性,应用PCR及液相杂交法可检出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HTLVⅠ病毒序列,表明在我国HTLVⅠ也是ATL的病因。9例中1例为淋巴瘤型,1例为慢性型,7例为急性型ATL,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98.
99.
β-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多见于我国南方的遗传性疾病。本文应用突变寡核苷酸延伸扩增PCR(MutantOligonucleotideExtensionAmplification,MOEA)技术,检测了3个家系的12条染色体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共检测到3种基因突变类型:eodon41-42(-TCTT)移码突变,IVS-Ⅱ-654(C→T)突变和codon17(A→T)突变(各占33.3%)。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