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建立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的特征图谱及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方法,以阐明其关键质量属性,为该经典名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特征图谱检测方法,采用YMC Hydrospher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选择乙腈(A)-0.2%甲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5%~20%A;10~20 min,20%A;20~25 min,20%~24%A;25~40 min,24%~30%A;40~55 min,30%~50%A;55~65 min,50%~100%A;65~75 min,100%A;75~75.1 min,100%~5%A;75.1~90 min,5%A),检测波长360 nm。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UHPLC-LTQ-Orbitrap MS),检测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多级MS碎片离子信息对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别。建立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中麦冬、地骨皮、莲子、茯苓、黄芪及人参的TLC鉴别方法。结果 特征图谱共标定15个特征峰,分别来自于甘草、车前子和黄芩,以8号峰(黄芩苷)为参照峰,15批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中特征峰1~15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3%。通过UHPLC-LTQ-Orbitrap MS分析,在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中共鉴定了100个化合物,包括黄酮、有机酸、皂苷、氨基酸等成分。建立的TLC分离度良好,适用于清心莲子饮中麦冬、地骨皮、莲子、茯苓、黄芪及人参的鉴别。结论 通过MS指认及来源归属,基本明确了清心莲子饮基准样品的物质基础。建立的清心莲子饮特征图谱及TLC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为清心莲子饮的开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APAP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周龄、体质量22~25 g的C57BL/6雄性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肝损伤组(A组)及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每组10只。处理16 h后取小鼠血标本及肝脏组织,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水平,检测肝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酶(GSH)活性,检测肝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1)肝功能指标:与C组和S组的ALT、AST比较,A组ALT [(5 643.20±688.21)U/L]和AST [(4 479.10±834.46)U/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组ALT [(3 730.12±599.33)U/L]和AST [(3 592.52±646.13)U/L]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炎症因子水平:与C组和S组血清TNF-α、IL-6比较,A组血清TNF-α [(337.75±48.57)pg/mL]和IL-6[(938.03±160.90)pg/m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组血清TNF-α [(235.55±65.77)pg/mL]和IL-6 [(713.48±87.78)pg/mL]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氧化应激程度:与C组和S组对比,A组ROS产生较多,肝内MDA [(13.20±1.94)nmol/mg protein]含量增高,GSH [(7.13±0.89)mg/g protein]和SOD [(8.15±0.65)U/mg protein]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相比,R组ROS产生减少,肝内MDA [(8.50±0.82)nmol/mg protein]活性降低,GSH [(10.36±0.96)mg/g protein]和SOD [(11.14±1.61)U/mg protein]活性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与C组和S组对比,A组Keap1、Nrf2和HO-1的蛋白相对表达强度降低,而R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 远端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Keap1/Nrf2/HO-1通路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73.
华蟾素蟾毒配基类有效组分体内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观察华蟾素酯蟾毒配基类有效组分在体内对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其免疫作用机制提供药理学和药效学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肿瘤细胞As PC-1,建立As PC-1胰腺癌荷瘤裸鼠动物模型,待给药结束后,通过流式细胞术的高通量多因子检测技术对小鼠血清进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生物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并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相应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评价其体内免疫效果。结果:酯蟾毒配基类有效组分体内作用As PC-1胰腺癌荷瘤裸鼠免疫效果观察发现,与吉西他滨和华蟾素注射液比较,配基类组分能更多的增强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低剂量组对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高剂量组对脾脏的作用与华蟾素注射液和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相当。结论:华蟾素酯蟾毒配基类有效组分在体内能引起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但具体的免疫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该研究以尿苷、腺苷、虫草素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液质联用等色谱方法,对6种不同基原的10个虫草样品的虫体/草体/全体进行高效液相/液质联用的测定和比对;并利用TGF-β1诱导人胚胎成纤维细胞CCC-ESF-1建立体外细胞外基质聚集模型,观察不同基原虫草提取物的抗纤维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基原子实体和菌丝成分数量上基本相同,但是各成分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基原的虫草提取物中,体外抗纤维化活性结果为:虫草花蝉虫草(金蝉花)桑蚕蛹虫草柞蚕蛹虫草天然冬虫夏草。该研究结果为找寻天然冬虫夏草的人工替代品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5.
鸡血藤药材中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建立了道地药材鸡血藤中有效成分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及刺芒柄花素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HPLC及TLC法测定。结果 :对不同地区市售的药材进行了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及刺芒柄花素鉴别。结论 :为道地药材鸡血藤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麻杏石甘汤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HPLC分离及测定方法;方法HPLC条件YMCODSC184μm×150mm,流动相H2OCH3CNSDSH3PO4(650∶350∶5∶1),柱温50℃,检测波长210nm,流速1.5mL/min;结果在该分离条件下,可以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分离,并可以同时进行测定;结论建立了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在麻黄药材以及麻杏石甘汤中的HPLC色谱分离及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7.
78.
研究黄连解毒汤(HLJDD)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在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并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实验分为正常组(n=6),假手术组(n=4)和模型组(n=12)。假手术组大鼠连续45 d皮下注射D-半乳糖(50 mg·kg-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模型组大鼠在注射D-半乳糖的基础上,基底核注射Aβ25-35(4.0 g·L-1)和鹅膏蕈氨酸(2.0 g·L-1)。模型组大鼠分为黄连解毒汤单次给药组(n=6)和黄连解毒汤连续给药1周组(n=6)。采用LC-QQQ-MS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成分的血药浓度。并利用Bio-Plex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大鼠脑脊液中7个炎症因子(MIP-2,IL-1β,IL-2,IL-8,IL-10,IL-13,TNF-α)的水平。环烯醚萜类成分在AD模型大鼠体内吸收和消除较快,生物利用度高。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在血浆中含量较低,其AUC(药时曲线下面积)在给药1周组大鼠中高于单次给药组。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双峰现象。黄连解毒汤给药后,AD模型大鼠脑脊液中的炎症因子表现出回调趋势,其中IL-1β/IL-10(P0.05)出现显著性差异。基本阐述了环烯醚萜类,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共41个化合物)在AD模型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黄连解毒汤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中枢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9.
目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衰老从而发挥治疗效果。顺铂作为最常用的化疗药物能否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加速
性衰老目前尚不清楚。方法使用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剂量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及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及衰老情况;RT-PCR检测TP53、P21及P19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
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顺铂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出现不可逆的生长停滞及细胞周期阻滞。2.0 μg/ml顺铂作用
于HepG2后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在顺铂诱导衰老过程中,P19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诱导48 h
后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而P53和P21表达水平则持续升高。结论本研究提示顺铂能够诱导肝癌细胞出现衰老样表型,这一结
果为进一步探讨其抗肝癌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MRI的表现及其与脑瘫类型、出生胎龄、年龄、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与MRI表现。 结果 184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88.6%,早产和足月儿组MRI异常率分别为95.9%和83.6%。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肌张力低下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脑瘫MRI异常率分别为82.1%、100%、100%、80.6%、80.0%、100%和81.8%。各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不同:痉挛性四肢瘫的异常MRI表现广泛、弥漫的两侧脑损伤,痉挛性双瘫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为主(56.7%),不随意运动型多有基底节区病变(75%),共济失调型均有小脑发育不良,偏瘫型多为单侧脑损伤(90%)。不同出生胎龄的MRI特点不同,早产儿脑损伤以PVL多见(71.6%);足月儿脑损伤表现多样性且病变广泛。在不同年龄段中,1岁以内的患儿MRI异常率最高(93.6%),头颅MRI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高危因素中MRI异常率较高的依次是:出生低体重、早产、缺氧窒息。 结论 MRI 影像改变与脑瘫类型、胎龄、年龄、高危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