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患者,男,42岁,1996年5月27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出院后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1996年11月起不明原因大便中带鲜血,3~5天出现一次,时有粘液性便,体重略下降,胃纳及小便正常。1997年1月31日直肠镜检查见距肛缘15cm处有0.5cm×0.5cm大小息肉,并有0.3cm×0.3cm粘膜破溃,入院后纤维结肠镜示结肠多发性息肉、乙状结肠腺癌。于1997年2月25日在全麻下行直-乙状结肠交界处癌切除术。术中探查肝脏无转移灶,肠系膜根部、腹壁及盆腔未及肿大的淋巴结。肿块位于直-乙状结肠交界部,0.8c…  相似文献   
62.
蛋白尿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24h尿蛋白(Upro)水平和血清白蛋白(Salb)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糖蛋白抗原724(CA724)、糖蛋白抗原153(CA15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和鳞癌抗原(SCC)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Upro将232例CKD患者分为Upro〈1.5g/d组,Upro1.5-3.5g/d组和Upro〉3.5g/d组,比较各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再根据Salb水平将上述患者分为Salb〈25g/L组、Salb25-35g/L组和Salb〉35g/L组;对其中的男性患者亦按上述方法分组,比较各组PSA和fPSA水平。结果CA125、CA153、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蛋白尿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其血清水平均与Upro呈正相关,而CEA、CA199、AFP、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99、CA125、CYFRA21-1、NSE和SCC水平在不同salb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血清水平均与Salb水平呈负相关,而CEA、AFP、CA153、CA724、PSA和fPSA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蛋白尿伴或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中,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的假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63.
Erdheim-Chester病(ECD)是一种罕见的非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往往可以侵犯多脏器系统.该病首先由 Jakob Erdheim和William Chester于1930年报道,他们发现2例患者都出现了广泛的脂质沉积和相应的骨骼改变,并称其为"类脂质肉芽肿病".  相似文献   
64.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肾病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于1997年3月因乏力、纳差、咽痛及发热,在外院经骨穿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_3),经高三尖杉酯硷、阿糖胞苷(HA)及足叶乙甙、阿糖胞苷(EA)治疗后,骨髓像完全缓解,此后又用上述方案化疗7次,并于1998年5月14日入我院用EA方案化疗。足叶乙甙 100 mg/d,共5 d,阿糖胞苷 200 mg/d,共7 d。1998年6月 22日至9月4日患者第2次科我院。入院后多次查骨髓像均完全缓解,于1998年7月4日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为患者胞妹,人类白细胞抗原(H…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中系统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现状,探讨该病确诊困难的原因。方法对本院确诊为系统性小血管炎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其中,男24例,女18例。分析其发病年龄、首发症状、疾病发展过程、从症状的发生到确诊所花费的时间及误诊情况等。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4~82岁,平均(60.3±15.4)岁,其中60岁以上者共27例。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7d~10年,中位数13个月。39例以各类待查诊断入院,13例在首次人院期间即获确诊,均为开展ANCA检测后确诊的患者;25例延迟诊断;4例属于误诊。39例进行了血清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检测,其中35例ANCA阳性,包括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4例和胞浆型ANCA(C-ANCA)阳性11例;4例ANCA阴性。20例有病理资料,17例呈阳性结果;其中3例在不同器官取材,3例在同一器官重复活检或手术。临床表现几乎涵盖了所有系统,确诊本病的前3个专科分别是肾内科、呼吸科和消化科。结论系统性小血管炎是一组好发于老年人的涉及多脏器的慢性疾病。血管炎的严重程度、活动性、病变部位等均可能影响其诊断的确立,误诊率较高。除临床表现外,ANCA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医生的认知度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与青年人相比,老年CKD具有病因复杂、影响因素多、表现不典型及病情较重和发展迅速和恢复缓慢等特点。在诊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60岁,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于1996年5月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长期应用环孢素A,泼尼松和硫唑嘌呤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治疗。1997年1月出现发热,肾功能异常,移植肾约10.0cm×5.0cm大小,中等硬...  相似文献   
68.
目的验证非肿瘤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否存在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影响其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3月至6月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232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分别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蛋白尿(Upro)和血清白蛋白(Salb)表达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了解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年龄、Ccr、浆膜腔积液、Upro和Salb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存在独立影响。结果CEA、CA199、NSE和SCC表达在不同Ccr组间和CA199、CAm、NSE和SCC表达在不同Salb组间以及CA125、NSE和SCC表达在不同Upro组间,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为CEA和PSA表达升高的危险因素(RF);浆膜腔积液为CA125表达升高的RF;Ccr的下降为CA125和SCC升高的RF;Upro的增加为SCC升高的RF;Salb表达的下降分别为CA199、CA125和NSE升高的RF。结论CKD患者中根据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时,须结合患者年龄及是否合并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液和肾功能不全等因素。  相似文献   
69.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非肿瘤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否存在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的改变并分析影响其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3月至6月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232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分别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蛋白尿(Upro)和血清白蛋白(Salb)表达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了解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年龄、Ccr、浆膜腔积液、Upro和Salb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是否存在独立影响。结果CEA、CA199、NSE和SCC表达在不同Ccr组间和CA199、CA125、NSE和SCC表达在不同Salb组间以及CA125、NSE和SCC表达在不同Upro组间,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为CEA和PSA表达升高的危险因素(RF);浆膜腔积液为CA125表达升高的RF;Ccr的下降为CA125和SCC升高的RF;Upro的增加为SCC升高的RF;Salb表达的下降分别为CA199、CA125和NSE升高的RF。结论CKD患者中根据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相应肿瘤时,须结合患者年龄及是否合并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液和肾功能不全等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的影响及其与肾小球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 7水平的关系。 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 (DM )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洛沙坦1mg·kg-1·d-1或 2mg·kg-1·d-1灌胃 8周。Western杂交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P2 7蛋白水平 ,ELISA方法测定肾小球裂解液细胞外基质 (ECM )蛋白 (Ⅳ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 )和尿白蛋白 ,采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肾小球面积。 结果 DM 8周大鼠肾重 /体重比例增高 ,肾小球面积增大 ,肾小球ECM蛋白水平增加 ,2 4h尿白蛋白排泄增多 ,同时肾小球P2 7水平增高。洛沙坦降低DM大鼠肾重 /体重比例、肾小球面积及肾小球ECM蛋白水平 ,减少 2 4h尿白蛋白排泄 ,降低肾小球P2 7水平。洛沙坦的上述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洛沙坦不改变DM大鼠血糖水平。 结论 洛沙坦可减轻DM大鼠肾小球肥大程度 ,此作用可能与洛沙坦降低DM大鼠肾小球P2 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