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外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全世界差异很大。喉癌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手术治疗显著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生存质量量表的评价是衡量喉癌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仅就国外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介绍了吴允耀主任医师的治疗经验,即脾胃本虚标实,是本病的根本病机,自拟健脾益气和中汤益气健脾和中而奏效。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牛血清中盐酸小檗碱浓度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乙腈(A)-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 H=2.8)(B)梯度洗脱(0~32 min,20%~28%A),检测波长345 nm;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蛋白结合率。结果:当盐酸小檗碱浓度在10~80μg/m L时,牛血清蛋白结合率在20%~30%之间。当盐酸小檗碱浓度在10~20μg/m L时,牛血清蛋白结合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当盐酸小檗碱浓度在20~80μg/m L时,牛血清蛋白结合率随着浓度升高并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蛋白属于中等程度的蛋白结合率,且当药物浓度在10~20μg/m L时,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44.
左归丸是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剂,具有滋阴益髓、温壮肾阳、填精补肾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对机体神经、生殖、内分泌及骨科疾病等方面发挥防治功能,其主要机制为通过磷酸化AKT不同位点精准调控其下游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叉头转录蛋白O(forkhead box O,FOXO)等靶蛋白发挥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代谢、生长及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能量代谢,调控肿瘤...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鱼刺引起耳鼻咽喉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鱼刺引起并发症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及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颈部脓肿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例且病情较重,脓液培养阳性者1例),喉梗阻1例,声带肉芽肿1例,颈部无痛性包块2例。9例行颈部CT和(或)颈部B超检查明确异物存在及并发症类型,1例行电子喉镜检查明确异物存在。1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9例取出异物且预后佳,1例首次手术失败未取出异物,复发后二次手术成功;全部患者术后至少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异物鱼刺引起耳鼻咽喉并发症比较少见,术前影像学及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积极处理可有效解决并发症,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微波热疗对提高阿霉素(doxorubicin,DOX)体外抑制人RBY79细胞的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MTT法、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人RBY79细胞的存活率、摄取及凋亡情况;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测Y79细胞内Caspase3的活性。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DOX组、微波热疗组、DOX+微波热疗组,分别将4组进行以上细胞实验。结果 DOX+微波热疗组与其他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细胞荧光摄取实验表明,DOX+微波热疗组与DOX组相比,其细胞穿透效果在60min内呈明显上升趋势。DOX+微波热疗组72h细胞凋亡率可达(49.08±1.02)%,可有效促进细胞凋亡,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同时,DOX组、微波热疗组、DOX+微波热疗组、空白对照组人RBY79细胞的Caspase3活性分别为2.88±0.16、1.61±0.09、467±0.27、1.00±0.05,微波热疗+DOX可以有效提升细胞内Caspase3活性,与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微波热疗可以有效提高人RBY79细胞体外化学治疗的效果,此疗法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治疗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22例接受URD-HSCT的高危难治性AML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马利兰+环磷酰胺(20例)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2例)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行URD-H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骁悉(MMF)+AT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结果表明:22例患者中21例(95.5%)获得植入,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2(10-19)d和14(5-22)d;中位随访时间18(3-135.5)月,2年的总体生存率(OS)和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分别为(53.9±12.2)%和(49.1±10.7)%;移植后8例患者发生aGVHD,累积发生率为(39.1±10.6)%,其中6例为I-II度aGVHD,2例为III-IV度aGVHD;在19例可评估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6例(4例为局限型,2例广泛型),累积发生率为(28.8±9.6)%;复发7例,2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5.8±11)%;死亡原因分析显示,9例死亡中1例死于败血症,1例死于肺部感染,6例死于复发,另外1例复发予化疗联合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缓解后发生IV度aGVHD而死亡;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移植方式、aGVHD、感染等对生存无明显影响,cGVHD患者生存率高于未发生者(83.3%vs 37%,P=0.152)。结论:单中心样本研究结果显示,URD-HSCT是治疗无合适血缘供体高危AML患者的有效手段,cGVHD患者预后较好,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移植后通过过继免疫治疗如DLI可以预防复发并改善预后以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8.
故障现象启动凝时,电凝输出时有时无,凝指示灯亮,喇叭有正常连续声响. 分析与检修因为电切功能正常,因此故障不在切与凝的公共部分,仅在凝.根据凝产生的工作原理,晶振与分频产生四组方波信号,一组为主载频率 0.55MHz,送射频功放.电路先产生一凝的脉冲调制信号,通过功率按键控制其脉冲的脉宽,加上是否输出的控制信号,如凝启动信号(包括手控开关启动及脚踏启动),极板保护信号.射频功放接受主载频率及调制脉冲,并对调制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再送输出回路.凝脉冲调制波的产生,及部分控制电路是凝单独有的,应检查这部分.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小檗皮浸膏对基因突变自然发病型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18周龄db/db糖尿病小鼠,db/m型同性同窝瘦型小鼠为对照。采用随机方法将db/db小鼠分为:db/db组,小檗皮高、中、低剂量(1.50,0.75,0.38 g·kg~(-1))组,羟苯磺酸钙(0.23 g·kg~(-1))组,盐酸小檗碱(0.135 g·kg~(-1))组。相关药物连续ig 2个月,观察一般体征状态,每2周称体重1次,测空腹血糖水平1次,并于ig 2个月末处死小鼠。苏木素和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常规病理改变,消化铺片观察微血管变化,计算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比值(E/P)。结果:与db/m组比较,db/db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血管E/P明显升高(P0.05),视网膜毛细血管充血扩张,视网膜损伤明显。与db/db组比较,羟苯磺酸钙组、小檗碱组、小檗皮各剂量组体重无显著变化;小檗碱组、小檗皮低剂量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小檗皮高、中剂量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羟苯磺酸钙组血糖水平无显著变化;小檗皮高剂量组视网膜血管E/P显著降低(P0.05),其他给药组E/P无显著变化;小檗皮各剂量组视网膜损伤减轻。结论:小檗皮对db/db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具有降低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高血糖水平作用,改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并阻止新生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0.
海南风吹楠皮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海南风吹楠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风吹楠皮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并应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4%,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分析鉴定出32个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62%.海南风吹楠皮主要成分为胡椒烯(25.55%)、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乙基)-萘(11.14%)、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8.09%)、油酸(7.04%)等.结论:本实验为开发利用海南风吹楠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