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目的:本研究初步评价常规钻慢速法制备种植体窝洞过程中收集的自体骨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62例患者接受种植治疗,共植入74枚种植体。慢速法制备种植体窝过程中收集的自体骨用于修复种植区骨缺损。术后疗效评价包括临床观察和X线,全景片,CBCT等检查。结果:74枚植入种植体成功,均已行上部结构修复。术后4周~20月观察种植体无松动,术区软硬组织无炎症。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慢速法收集的自体骨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结论:慢速法制备种植体窝洞的优点明显,不仅可以收集自体骨用来修复骨缺损或上颌窦提升,而且在疏松骨质的种植术中可以更好的控制方向和力量以及更容易控制唾液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评估一种上颌窦底微创提升技术的疗效。方法试验组11例患者的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微创提升技术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14枚。对照组10例患者进行了使用扩孔钻的上颌窦冲顶技术并同期植入短种植体13枚。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行暂冠修复,进行咬合训练及软组织塑形,3个月后永久修复。术后定期复诊,检查患者的上颌窦、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并使用锥形束CT(CBCT)测量骨增量水平。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无种植体松动、脱落及上颌窦炎发生,CBCT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组织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经2~28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窦底垂直骨增量分别为5.87和5.45 mm。结论上颌窦底微创提升联合短种植体同期植入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行之有效的上颌后牙区种植外科技术,可用于上颌窦底垂直骨量严重不足,余留牙槽骨高度不足4 mm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者为腹内高压组,共10例;IAP<12 mmHg者为对照组,共6例。每日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一次,记录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给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气道压(MAP)、呼气末正压(PEE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RR、PaCO2的变化与IAP的改变呈正相关,而PaO2、PaO2/FiO2与IAP呈负相关(P<0.05),MAP、PEEP与IA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呼吸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医"治未病"理念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中期患者微血管的保护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12月接诊的100例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中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预防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治疗,分别预防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预防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内总胆固醇、血压、体质量及微血管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血脂内总胆固醇、血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微血管病变率(14.00%,7/50)少于对照组(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例数分别为1例、2例、4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5例、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念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早中期患者微血管病变有积极的预防意义,能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作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加强管理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按照《江苏省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及医院药事委员会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个等级在医院信息系统(HIS)设置临床医生使用权限,对医生处方及医嘱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过程干预。结果实施分级管理后,病原学诊断以及药敏试验率明显增加,换药频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降低,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结论抗生素分级管理促进了抗生素合理使用,提高了医疗质量,有利于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胃镜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联合胃镜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36例,位于食管下段24例,食管中段10例,食管上段2例.肿瘤大小1.0 cm×1.2 cm~ 4.0 cm×4.5 cm.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全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62.7±16.2)min,出血量(60.5±24.6)ml.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2.1±1.3)d,开始进食时间为术后(2.4±1.8)d,术后住院时间(5.4±1.8)d.术后36例患者病理均为平滑肌瘤.除l例术中发生食管黏膜破裂外,余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结论 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安全、有效,可作为食管平滑肌瘤外科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43例食管中段异物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管中段异物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43例食管中段异物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2例,死亡1例。结论食管中段异物应尽可能全麻下经食管镜尽早取出,严格评价手术治疗指征,胸腔镜手术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动态观察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及变化规律。方法取32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进行X线胸片动态观察。结果23例发病前期X线表现为肺内单发片状浸润灶,9例胸片无异常表现;14例病变早期的X线表现为肺内大片状浸润,多发病灶,单发病灶18例;病变迅速进展.表现为双肺野呈"毛玻璃"样并有片状浸润改变16例,"白肺"14例,肺野呈"毛玻璃"样2例。18例病变进展,14例经治疗后肺野透亮度改善,病灶稍有吸收。结论X线动态观察可反映老年ARDS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发生插管困难的解决方法.方法经纤支镜引导经鼻置入胃管.结果23例患者均1次成功、2例鼻腔有少量出血,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纤支镜引导放置鼻胃管引起的疼痛及不适较常规方法插管轻、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不失为传统插管失败的一种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加之药物难以透入前列腺上皮脂膜层进入前列腺腺泡内,该处药物浓度不易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给本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前列通栓剂,并将其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工临床资料本组150例,年龄21~56岁,其中,21~30岁47例,31~40岁63例,41~50岁28例,50岁以上12例,病程3月~12年,已婚136例。会阴下腹或腰骶部疼痛不适者132例;尿急、尿频终未尿痛52例,尿淋漓不净46例,尿道滴白65例,性功能障碍或不育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