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文题释义: 全内镜下精准椎板开窗:在内镜可视下及术中影像学实时监测下,对椎板开窗切除范围精准可控。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采用较简单的小问题来替代较复杂的大问题,从而只需对简单的小问题进行求解的分析方法,可对脊柱的形状、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等进行描述,是一种研究人体力学的有效科学手段。 背景:目前内镜微创减压手术已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但对镜下精准椎板开窗范围的研究较少。 目的:利用退变腰椎有限元模型,评估分析全内镜下不同分区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对腰椎活动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1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集CT数据,使用相关生物力学软件建立腰椎L4-5节段有限元模型(M1),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继而有限元模拟内镜可视下精准椎板开窗减压手术,结合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病理分型,建立椎板开窗减压相应范围L4-5节段手术模型,分别为L4椎板下缘+L4-5关节突关节部分切除模型(M2)、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3)、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4)、L4椎板下缘+L4-5部分关节突关节+L5椎板上缘+ Over-the-Top对侧部分关节突切除模型(M5)及L4椎体下缘+L4-5关节突关节1/2以上+L5椎板上缘切除模型(M6)(以上椎体均保留峡部,除M6外,关节突关节均保留50%以上的关节面)。分别对完整脊柱(M1)及5种模拟手术模型(M2、M3、M4、M5、M6)施加相同载荷边界条件,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6种工况下腰椎活动度及椎间盘等效应力的对比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与完整脊柱M1模型比较,M2、M3、M4及M5模型在各工况下活动度值相近,但M6模型的活动度值较M1明显增大,为M1活动度的151%-264%,特别是后伸和旋转工况为甚;②在椎间盘等效应力方面,M2、M3、M4及M5模型在椎间盘前区、左/右区工况下等效应力上升趋势不明显,在椎间盘后区、中区等效应力有所增加,最大增加幅度达53%,但未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的情况;而M6模型椎间盘各区域等效应力均出现较大程度上升趋势,特别在前屈工况下最大达完整退变模型(M1)的3倍;③结果表明,过大椎板开窗明显影响腰椎稳定性,同时相应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易加速椎间关节退变。内镜微创减压手术精准可控,针对不同类型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保证减压效果的同时,可有效维持手术节段的生物力学特性。 ORCID: 0000-0001-8935-3117(蒋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9~68岁(47.8±13.5岁),病程3~48个月(18.4±12.5个月);病变节段:L3/4 4例,L4/5 9例,L5/S1 7例;行PELD、PRP凝胶微球置入;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27~62岁(45.9±10.5岁),病程5~54个月(21.9±13.4个月);病变节段:L3/4 3例,L4/5 11例,L5/S1 6例;行PEL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腰椎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间隙高度,MRI上评估手术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27个月(24.2±1.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JOA评分、ODI和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对照组椎间隙高度降低大于观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PELD联合PRP凝胶微球置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精准康复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全脊柱内镜减压(endoscopic LOVE decompression, Endo-LOVE)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2例Endo-LOVE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不同形式分为观察组(精准康复)和对照组(传统康复),两组各26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3个月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以及步态参数里的左右支撑相的比值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第7天、术后3个月两组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 <0.01),JOA评分和左右支撑相的比值较术前显著增高(P <0.01);其中术后第7天、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Endo-LOVE手术围手术期精准康复可以缓解术后残余疼痛,改善步行功能,降低腰椎功能障碍程度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周期,具有临床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