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治疗周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后的适宜治疗周期。方法 治疗并随访观察我院7年收治的原发、补治AML191例,采用SPSS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191例原发初治AML采用HA、DA、AA、HAD方案分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81.4%,其1-2个疗程CR率89.9%。144例可分析生存期的CR患者中位无病生存(DFS)9.6个月,3年实际DFS率为21.6%,5年DFS预计为12.9%,CR后巩固强化治疗<6个疗程者中位DFS为7.1个月,3年DFS率为11.4%,5年DFS率为6.3%,治疗≥6个疗程者中位DFS为35.3个月,3年DFS率为43.2%,5年DFS率为27.0%,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治疗≥8个疗程者中位DFS为48.8个月,3年DFS率为57.9%,5年DFS率为31.6%,略高于治疗≥6个疗程的全部病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L CR后标准剂量化疗巩固强化至少应6个疗程,以8个疗程以上为宜。建议AML的治疗至少维持1年左右。  相似文献   
32.
人急性白血病耐药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杨纯正,郝玉书,栾凤君,刘炳仁,卞寿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血液学研究所,天津300020)建立了1株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02#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包括同时测定mdrl与mdr2的表...  相似文献   
33.
34.
35.
WT1基因(Wilms'tumor gene)是Wilms'瘤的易感基因,染色体定位于11p13.WT1基因长约50kb,含10个外显子;其中第5、9外显子是可随机组合的剪接外显子.由于剪接方式不同,WT1基因可转录4种转录本,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52 000~54 000的蛋白质.研究表明WT1基因并非一单纯的抑癌基因,尤其在造血系统中其功能更似癌基因.本研究分析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WT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该基因和AML诊治及与AML、CML病情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WT1基因反义RNA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WT1基因反义RNA培养K562、HL60细胞,用氮蓝四氮唑盐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观察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动力学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WT1反义RNA可以特异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诱导K562、HL60细胞凋亡;对HL60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对WT1、bcl2、mdm2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WT1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密切相关,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与p53、bcl2基因无关。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和治疗现状,我们总结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9例初治原发性老年AML的特点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比较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不同诱导化疗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科院血液病医院从1998年6月—2008年1月新诊断、治疗的ALL患者124例。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有关数据。结果:①根据诱导治疗方案分为VDCLP、VDCP2组,2组的1疗程CR率为87.9%和84.5%,总CR为93.9%和89.7%。VDCLP组中位无病生存(DFS)21(0~116)个月,中位总生存(OS)23(2~117)个月;VDCP组中位DFS10(0~109)个月,中位OS14(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55.2%和19.2%。2组的3年OS率56.2%和21.1%,(P〈0.05)。②≤30岁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ALL采用VDCLP和VDCP方案1疗程CR率分别为92.7%和86.8%,总CR率分别为97.6%和94.7%。VDCLP组中位DFS23(0~116)个月,中位OS24(2~117)个月;VDCP组中位DFS10(0~109)个月、中位OS14(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60.4%和18.2%。2组的3年OS率62.9%和20.9%。③采用VDCLP方案诱导治疗的染色体核型标危组成人ALL,VDCLP组中位DFS22(0~116)个月、中位OS24(3~117)个月;VDCP方案诱导治疗中位DFS13(0~109)个月、中位OS19(1~110)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59.0%和DFS23.3%。2组的3年OS率60.7%和29.8%。而染色体核型高危成人ALL,VDCLP组中位DFS6(0~32)个月,中位OS17(2~38)个月;VDCP组中位DFS8(0~20)个月,中位OS10(5~23)个月。2组的3年DFS分别为0.0%和DFS0.0%。2组的3年OS率0.0%和0.0%。结论:诱导治疗中加L-Asp对CR率无明显影响,但诱导治疗采用VDCLP较VDCP可以提高成人ALL的DFS和OS。  相似文献   
40.
急性白血病复发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雷健玲,冯宝章,卞寿庚急性白血病(AL)复发机制、复发的早期发现和防治是当今血液学难题之一。迄今为止,国外已有数百例复发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研究报告[1,2]。国内尚未见此类报告。近年来,找们在大系列研究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