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刘嘉湘辨治肺癌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刘嘉湘教授以扶正法为主辨治肺癌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阐明扶正为主、标本兼顾法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对肺癌的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刘苓霜主任医师认为肾癌发病多由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府;或感受外邪,湿热毒蕴结水道,导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有形之块,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涉及脾胃、肺、肝、心等脏器,其病机以正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先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原则,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疗法联合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NSCLC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医辨证联合埃克替尼,对照组单用埃克替尼,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统计分析两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活质量(EORTC QLQ-C30及QLQ-LC13量表)、体力状况评分、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并计算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FS延长(337 dvs.238 d,P=0.028);治疗后EORTC QLQC30量表躯体功能、总健康状况及经济困难评分升高(P0.05),疲倦、疼痛、气促、失眠、食欲减退及腹泻评分降低(P0.05),QLQ-LC13量表气促、咳嗽及胸痛评分降低(P0.05);在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体力状况评分、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埃克替尼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晚期NSCLC可延长PFS,改善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3例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以自动化框架获取古代中医肿瘤病名文献并可视化分析,系统梳理探寻古代中医肿瘤学发展概况。方法 基于国医典藏古籍数据库平台,检索古代中医肿瘤相关病名,使用Python 3.8语言下的自动化框架工具Selenium WebDriver,以Lxml的etree库来解析数据,自动统计相关古籍的“分类”“作者”“成书年”“内容提要”信息。核对整理数据后,用Tableau 2019.2软件数据可视化分析,并结合人工方式查阅数据库中与古代中医肿瘤学相关文献,以朝代为索引,以症状、病因、病机及预后等为着眼点,探寻中医肿瘤学发展历程。结果 共自动纳入242本古籍1 128条774 349字节文本数据,发现先秦时期中医古籍肿瘤病名文献分类及年代分布单一,出现肿瘤疾病朴素的病机观点;从汉至唐时期相关文献记录数量及病名种类逐渐丰富,进一步丰富了肿瘤病性、体征、分类方法、鉴别诊断等认知;宋明时期古籍分类中方书与外科占比逐渐增多,腹腔脏器肿瘤病名记载量为历代之最;清代至民国相关文献涉及肿瘤病名及分类最完善,中医肿瘤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结论 中医肿瘤学发端于先秦,完善于汉唐,成熟于宋明,大成于清代至民国;综合自动化框架与解析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的方法,有助于分析古代中医文献细分特点,便捷高效,守正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医研究提供经典借鉴。  相似文献   
26.
田的:分析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为晚期NSCLC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性前瞻研究方法,纳入716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信息采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寿命表法统计患者的1、3、5年生存率;运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经Log—rank法检验;经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晚期NSCLC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⑩16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8.00个月(95%CI:16.474,19.52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6%、23.0%、9.3%。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伴发疾病数、中医证型、中医药持续治疗时间、干预措施、干预措施(细分)、中药静脉制剂疗程、口服中成药、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为预后相关因素(P〈0.05)。③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持续治疗时间(≥6个月)、中药静脉制剂疗程(〉14个疗程)、口眼中成药(≥1个月)、接受化疗、接受靶向治疗是影响晚期NSCLC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①中医药持续治疗时间越久,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越好。②辨证论治汤剂结合口服中成药和(或)中药静脉制剂等多渠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降低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期,使患者生存获益。⑧中医药参与下的多学科、多方法综合治疗可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使晚期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成为可能,应成为晚期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综合方案在晚期NSCLC患者维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8例晚期NSCLC一线治疗后疾病无进展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1 d为1个周期,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患者拒绝继续治疗。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特异量表(EORTC QLQ-LC43)评定治疗前及2周期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并评价2周期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客观疗效以及中医相关症状的变化。结果:①2周期维持治疗后治疗组各功能领域(除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总健康状况得分升高,各症状领域(除咯血、咽下困难、周围神经病、手臂或肩膀痛、其他部位痛)及经济困难领域得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60.53%,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③2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对照组症状积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4±3.49 vs.9.36±3.85,P=0.000)。结论:①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可以改善一线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医临床症状、提高病灶稳定率。②晚期NSCLC一线治疗病灶得到控制后可采取中医综合方案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28.
顺铂干预小鼠Lewis肺癌的MMP-9、TIMP-1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肺癌转移是疾病进展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作为调控细胞外基质降解的蛋白与肺癌转移关系密切。本研究观察顺铂对Lewis肺癌MMP-9和TIMP-l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和在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C57BL/6小鼠肿瘤模型,顺铂组予以腹腔内注射顺铂溶液,以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作对照。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TIMP-1在血清和瘤体中的表达。结果:顺铂抑瘤率41.2%,抑制转移率39.0%。荷瘤小鼠瘤体中MMP-9、TIMP-1阳性率均为100%,血清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顺铂组的血清MMP-9、TIMP-1浓度和瘤体MMP-9阳性率均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血清及瘤体的MMP-9表达、瘤体TIMP-1表达均与瘤重、肺转移数成正相关(P〈0.05)。血清及瘤体的MMP-9表达与TIMP-1表达均成正相关(r=0.617和0.695,P〈0.05);血清MMP-9/TIMP-1的比值趋向于一个常量,其数值呈正态分布,均数为1.72。结论:Lewis肺癌中MMP-9和TIMP-1均呈高表达,两者与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均有关;顺铂对血清MMP-9、TIMP-1浓度和瘤体MMP-9表达的下调作用是其抗转移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免疫组化法观察益气养阴方对C57BL/6小鼠Lewis肺癌瘤体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肿瘤和抗转移作用的机制,以及ERα和CyclinD1表达的关系。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接种Lewis肺癌瘤株,造模后第2d按如下方案进行干预:荷瘤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服;中药组用益气养阴方煎汤灌服;顺铂组用顺铂溶液腹腔内注射。第20d处死全部小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计数肺转移数,计算抑制肺转移率,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瘤体ERα、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和顺铂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02%和41.18%,抑制肺转移率分别为54.20%和39.02%,此两项分别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荷瘤对照组ERα和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5%,中药组和顺铂组的ERα和CyclinD1阳性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Rα和CyclinD1的表达与瘤重(rs分别为0.501和0.404,P均<0.05)、肺转移数(rs分别为0.605和0.535,P均<0.01)均...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结合典型病案教学法在中医肿瘤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六科参加住培的医师60名,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试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结合典型病案教学,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2个月后, 比较两组学员的出科总成绩和教学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试验组学员出科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学员, 分别为(94.28±4.33)分和(90.56±8.93)分,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 P=0.044);试验组学员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员, 分别为(96.63±5.40)分和(89.40±9.35)分,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7, P=0.001)。结论临床路径结合典型病案教学法在中医肿瘤内科住培带教中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